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

李桂芳刘瑞萍

招远市温泉街道办事处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265400 ;烟台市金鸿人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265400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理念也愈加突显,因此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如何完善和优化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和不足;关系

引言:

目前,我国依然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如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国家和人民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发现,目前对农村金融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农村金融指以信息为前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金融交易手段。

一、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国家愈发重视制造业、交通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有些忽略作为第一产业农业的作用,造成国民经济中农业经济的比重下降。尤其是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部分农民直接放弃农业劳动,选择通过进城务工、从商等渠道改善生活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保证工农业平衡发展,但受困于资金、技术等因素,使得农业发展动力不足。我国农村金融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性使得农村金融发展步伐缓慢,无法赶上城市金融发展。到目前为止,农村金融依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与优化的问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农村金融。但国家对于农村金融扶持力度有限,使得农村金融发展赶不上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落后科学技术水平限制,造成金融电子产品无法在农村大范围普及。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在阻碍农村金融发展。

二.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剧,国家对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等更加重视,反而忽视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农业经济的比例显著下降。大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的农业劳动,而是选择进城务工等方式改善自身的生活水平。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了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降低。虽然国家为了保持工农业的平衡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农业资金技术的短缺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其发展依然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

(二)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

20实际80年代初,农村金融开始建立。但由于农村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农村金融的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城市金融的发展。从发展至今,农村金融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农村金融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国家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有限,导致农村金融的发展早已不适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农村的科学技术水平滞后,导致金融电子产品的使用局限性增大。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分析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间关系的方法

(一)通过变量对二者关系的分析

在通过变量(VAR)对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发展分析的过程中,先使用经济计量(Economic measurement)分析农村经济增长的趋势和相关指标[1],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同时以相关的数据为基础创建variable模型对变量进行定义,从而分析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二)通过选择合理指标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

在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选择能够体现二者发展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尤为重要。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能够对农村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握。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可以选择金融相关率对农村金融中信贷资产等进行评估[2],从而有效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通过线性协整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

在对二者关系的检验过程中,通过变量进行检验的方法存在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线性调整的方式可对检验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及时的调整。线性协整方法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线性协整方法已经逐步改善传统线性机制的不稳定因素,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四.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作用

(一)农村金融规模的壮大可激发农业经济的提升

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尚不成熟,导致其发展规模较小,无法有效消除供求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因此在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要对农村金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保障农业生产活动中各种资源的使用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整合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模式,改善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减少农村合作社资金的不合理运用情况,从而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农村金融结构的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有利保障

在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金融结构的不合理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村金融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是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有利保障。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形式较为单一,仅仅通过农民的存款以及贷款两种交易体现农村金融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两种融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根据不同农村的资金情况以及村民的金钱支配能力扩大金融服务形式,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结构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三)增强农村金融部门的投入和产出,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分布不集中,从而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农村金融的管理工作中,由于资金和技术支持欠缺,导致相关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的缺失,从而无法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对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和产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要对相关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增长贡献力量。

(四)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主体是农村产品和销售渠道。因此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大对销售渠道的重视,通过不断优化创新,完善销售流程,并不断提高邮乐网以及邮掌柜系统知名度。农村网购尽管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但跟普通的产品销售还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营销策略上,应该不断提出优化措施。具体应该体现在农村产品精度以及销售渠道上。营销策略的制定重要的应该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运营成本。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应该对农村产品进行筛选,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及时淘汰。客户管理也是营销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高效维护客户,进一步提高开发力度。

五.结语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针对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以保障农村金融规模的壮大以及农村金融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强化金融部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增强农村金融部门的投入和产出,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胜梅.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解析[J].农业与技术,2014(8):104

[2].齐英.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4(5):168

[3] 王煜宇 .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供给过剩的法经济学分析 [J]. 现代法学 ,2014(9).

[4] 刘民权 .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 [M].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5-21.

[5]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