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联合体模式下成本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EPC总承包联合体模式下成本控制分析

白瑶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控制部 山东  东营 257026

摘要:当前,部分地方工程项目常采取财政资金投资的形式展开施工。对于部分涉及民生的工程项目而言,其受设计时长和施工风险等因素的影响,项目的管理难度比较高,资金回收时间较长。EPC工程承包模式是目前由政府投资所采用的一种采购模式,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和采购等。因此,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到工程项目控制通常通过正常交付和项目工程来增值。本文通过对EPC模式下施工单位的承包模式分析提出风控建议。

关键词:EPC总承包;成本控制;联合体 

前言: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建筑双方签订合同时,通常无法提供完整的工程项目清单。所以,其常采用设计和施工并行的方式。这虽摆脱了工程承包单位中设计和施工成本间的制约,但增强了其便利因素。因此,相关人员需承担更多造价和成本管控,为保证按时交付项目,相关公司的责任人需要对EPC项目中施工任务和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成本控制。

一、项目成本控制措施作用

EPC工程承包模式由具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施工单位及联合体共同完成,并完成所有设计工作、采购工作以及施工工作。当项目完成后,工程承包方需要展开招标,并在施工中形成施工概算、预算和完工结算,以形成财政审计结算的价格。在EPC模式当中的采购人员需要具备经济观念,通过互动交流与相关部门在时间、价格和工程质量方面实行物资采购,以实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标。通常情况下,项目采购部门需要和相关部门建立有效、充分的沟通,避免调查现场的物资剩余情况,并合理采购,防止超出合适的需求,形成成本压力[1]。EPC物资方面对采购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市场运作和交际能力,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知识和风险对抗能力。在施工期间,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采购部门需要掌握一定的市场价格变动因素,增强抵御风 险的因素,并通过有效措施转移风险,提升采购成本。

传统的EPC总包项目是由单一的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工作,而EPC联合体则由多个具有专业能力和资质的企业共同完成。因此,EPC联合体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专长和优势,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其还可以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降低项目的成本和风险。

二、EPC工程总承包成本风险应对措施

相关施工单位需从施工前、施工时和施工后三个阶段进行成本管理,并做好成本主动控制、成本动态控制和被动控制第三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施工前的成本控制

站在石化项目EPC联合体的角度,首先,要考虑到石化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对成本控制措施进行定制化。其次,要与其他联合体成员充分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成本控制策略和目标。最后,还可以考虑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和精确度。

1.预算编制

EPC模式中,总承包单位需承担责任规定的责任,业主不应干涉承包商的工程施工和设计单位、潜力资质单位的设计。相应建设单位需要在图审后开展施工并在施工前完成编制预算,合理控制成本、邀请投资人和业主在施工前对经济项目实行预期核算,以作为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EPC工程的总承包项目作为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对建设单位采取委托施工单位编制预算图,并邀请具有一定能力的单位进行审核,最后由地方政府审核,以最终确定施工图预算[2]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风险因素。例如,市场价格的波动、供应链的不稳定性等都可能对预算造成影响。因此,在编制预算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站在石化项目EPC联合体的角度,施工前的预算编制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预估和计划,可以控制项目的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也需要考虑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2.目标确定

站在石化项目EPC联合体的角度,施工前的目标是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同时保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包括项目的规模、工期、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要求。通过明确目标,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使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石化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计划,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培训和监督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最后,在石化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和废弃物。需要制定环境管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施工前的目标确定过程中,需评估项目的成本和收益,并制定相应的经济目标。包括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以确保项目能够在经济上具备可行性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成本策划

项目责任成本包括工程及项目概况,成本管理和责任分析,并优化方案用以降低成本。同时其应对分析岗位成本实行奖罚,并总结工程成本,以在责任成本策划中降低计划标准,其包括:索赔计划成本、税金计划成本和安全施工计划成本、质量策划成本,以及分包策划成本等,并最终实现结算和变更策划。

(二)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1.成本管理

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制定目标成本,并分解目标。当施工单位和其项目经理确认成本后,项目双方需签订责任书或项目责任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工作。

2.工程分析

节约型管理方法可根据经济、技术信息实施项目分析,并根据结果获取最适合的项目结果。在确定方案时,施工方也可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功能比重,通过BIM技术实行建模。相关负责人也需要采用动态方法确定方案成本系数,以实现预定的价值工程系数,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以确定最终的施工方案结果。

3.外部沟通

为使得业主、监理等合作各方可以有效沟通,大部分施工项目需设置协调部门,以此作为专门沟通责任人,以此来解决制约施工的相关问题。该部门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的契机对业主施行慰问,并采用篮球赛或乒乓球赛等活动保持相关责任人间的往来和联系。

4.分析活动

施工项目承包单位需要例行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并通过专业方法绘制成本曲线图。其需要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并将对比分析成本和实际收益偏差对比。当工作人员在分析中发现较大误差时,相关设计者需采用因素法查找原因,并改善、替换方案,以合理控制成本。

(三)施工后的成本控制

1.成本还原

待到相应工程项目施工完毕,相应工程单位需要结算相应的预期款项,并根据成本确定实际成本,以实现有效的利润管理。

2.审核跟踪

EPC工程完工结算通常由总承包单位实行编制,其中的大部分施工单位也比较重视编制过程,与贴近地方财政部门的审定和土地政策而委托当地财政以及政府部门实行合作,并对相应地方财政部门的造价咨询方主动履行顾问职责。相关责任人需参与编制或委托,并进行后期解释和跟踪审核。相关单位需要考虑承包方的完工合同与招标文件是否一致的问题。此外,审核结算工程量和结算单价、设计变更费用、定额套用、工程签证以及索赔供料等内容是否一致,都需要责任人全面考虑,并对其形成合理性和准确性的计算结果。施工单位也需提请审核书面材料并通过招标的形式,完成造价咨询和结算审查。依靠对已合作过的咨询单位进行审核,以在追踪审核中实现对项目的调整和完善。

结论:在EPC工程中,施工方需要调整管理策划方式,并确定成本管理体系,以此分析成本,并帮助其实现风险控制。施工方也需要推行责任成本意识,注重项目考核,并通过外部沟通来强化约束能力。待到施工项目结束后,相应施工方需要根据当地施工方调整造价机构,并根据精细化管控保障成本合理控制。

参考文献:

[1]郁向东.EPC项目成本管控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某学校项目为例[J].建设监理,2022(10):47-52.

[2]宋远启.浅谈水利工程EPC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成本风险识别及控制[J].人民黄河,2022,44(S1):260-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