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谈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

张劲

广东茂名  身份证号码:440902198007090433

摘要:本文分别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控制三大方面去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管理 问题  措施

1 质量管理

1.1 监管方法和手段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以及控制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

(1)现场监督

    对于施工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观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检查手段采取实测实量和整体观感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形成的成品,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

(2)召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明,严格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纠正错误,限时改正。

(3)编制质量控制书,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详细说明,指明对策,责成项目部限时整改。同时,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变化,但必须处处以国家规范和新的验评标准为依据。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业主(监理)部门、企业自检体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

1.2 工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1.1.1 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

    基础垫层、条基、柱基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基底表层处理不好,条基支模断面尺寸不够,构造柱位移等情况,应尽量在完成成品之前详细检查、测量以避免完成后不合格返工。框架结构建筑在主体施工时混凝土梁、板柱易出现支模歪斜,箍筋间距误差,水平或垂直尺寸偏差等问题,也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和及时纠正。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和振捣密实度,避免漏振和蜂窝麻面的出现。砖混结构的建筑在施工中除了上述情况外,还会出现组砌方法错误,墙体垂直、平整偏差较大,接槎尺寸不足、砂浆平、立缝饱满度不够等问题,无论是框架结构还是砖混结构,主体施工期间除按施工图纸进行验收外,还应比照相关图集以及节点大样详细检查,遇有违规情况现责令改正。

1.2.2 装修及半成品安装阶段

    在此阶段中,楼地面、墙柱面及天棚装修以及踏步粉抹,室内外涂刷工程中易出现施工人员懈怠而发生成品质量达不到预期标准的情况,需要管理人员随时检查,立即纠正。门窗安装以及屋面做法由于多数为分包工程,易出现分包施工队偷工减料和安装施工管理的空白,需要甲乙双方管理人员密切配合,按规范和图纸要求对分包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在此阶段中,各工种施工人员相互交叉作业,容易出现相互妨碍、相互破坏成品的情况,需要管理人员做好事前要求、事中监督、事后检查工作,共同做好成品保护。

1.2.3 设备安装阶段

    严把设备质量关,“三无”产品坚决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是保证设备安装质量的首要工作其次,无论水、暖、电,卫等各工种都必须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按规范操作,水暖卫安装要求管线横平竖直,安装后的成品便于将来拆除维修,电器通讯安装要求线路清晰、系统明确,配电平衡。设备进户须按设计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总阀、总表、总箱等。在监督质量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懂业务、懂技术,指出问题明确及时,同时也有对设计中出现漏洞或变更后设计未考虑的方面具有一定的预见和综合处理能力。

2 进度管理

(1)企业内部不同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相互抄袭严重,考虑本工程特殊性程度不够,不能因地制宜地独立编制进度计划,抄袭规范,照搬规程的情况居多。

(2)进度计划考虑不可预见情况出现的程度低。

(3)进度计划中很少考虑到协调配合的时候,项目分包施工矛盾以及等候阶段性检查验收的时间,往往造成进度计划同施工实际进度不能同步,无法执行。针对上述情况,作为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天气、人员以及其他因素,编制出合理、体的进度计划,计划进度至少阶段应精确到旬;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计划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计划不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方向。有了科学、周密、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后,严格按进度计划施工、按计划控制进度,主要有以下4 个方面应重点解决:

(1)工程进度款是施工企业购置材料、发放工资和安排调动机械设备的物质基础,工程进度款意味着:进度的保障,必须充分计划,合理使用。

(2)定期召开施工现场人员例行会议,步步明确分解进度计划中的各个阶段目标,在现场管理人员头脑中形成牢固的进度计划和具体概念目标。

(3)施工中涉及到业主方或第三方的矛盾纠纷,应予以积极协调,一切以大局为重,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进度延误。

(4)深入施工现场,认真研究进度滞后的多种原因,与施工班组一道解决问题,对影响进度的施工作业和方法指出并监督纠正。努力钻研施工技术,掌握市场信息,实施高效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

3 投资控制

3.1 工程设计及概预算

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概预算工作是前期工作的首要环节,建筑工程设计是设计院的责任,也是业主的责任,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设备的施工图,由于设计单位的种种原因,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考虑不到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而业主的概预算则完全按照施工图纸编制,设计中的缺陷必须影响概预算的准确性。因此,对设计施工图的再审核极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发现技术问题,便于施工企业提前作好变更准备;另一方面,能够把涉及到概预算的问题统一归纳、统一决策,在设计单位的协助下尽量把预算编制准确,在图纸会审时逐一明确。尽最大的努力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发生设计变更,尤其是被迫变更。每一个涉及资金的环节都不应遗漏,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具有真正实际意义的工程投资概算。

3.2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①不能根据主观愿望任意变更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和装修标准,更不能随意变更建筑材料和临时增加设备,这样极易导致造价失控。②既定的施工时段的施工方式,不易临时更改。签证用工和加班施工要严格控制,仔细测算成本支出是否必要,如不必要,则决不可随意签证。③对于已发生的矛盾和问题,变更签证前也要先行区分是否属于设计问题或施工企业自身责任,如属于设计责任,则变更后业主有权向设计单位索赔;如属于施工方责任,业主有权要求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变更费用。只有不存在上述前提的情况下。才可给予正常变更。只要切实抓好以上3 个环节。使工程施工始终处在“按既定设计执行”的状态,才不至于造成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恶性循环。

3.3 决算审核

作为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足够的预决算知识。专门的预算人员应当时时深入施工现场,做好工程阶段记录。工程决算审核过程中,要做到遵守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法规,尊重事实和依据相关资料。一般来说,经招标确定中标价的工程,不需对标底内的工程内容进行造价审核,只需对工程施工中的变更、签证以及不可预见性情况出现后采取措施的内容实施逐一核算。中标价与变更部分的相加值才是工程总造价。在这方面只能是全行业逐步规范的过程,单单依靠施工企业和业主的自身改进是不现实的,从设计部门到上级主管部门以及造价咨询部都有义务加强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才能逐步实现工程投资管理和造价控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 黄爱武. 入世贸后中国建筑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关键[J ]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 (02) .

[ 2 ] 刘建国.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 J ] .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22 ,(0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