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分析

于亚鹏

410222199011105032 汕头市金诚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不断加强,对地质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相关单位应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加强建设防治措施,这样才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地质灾害。分析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并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效减少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引言

岩土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对地面、岩体、土体和水土等环境造成影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较为密切,若不能在施工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就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地质灾害,因此在岩土工程施工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及影响。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

地质灾害指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甚至导致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等灾害事件。根据导致地质灾害的作用、特点及其区域来划分,普通类地质灾害涵盖了十一类,四十八种。本文围绕其中的四种常见灾害类型来深入论述。从宏观角度来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主要可划分为自然、人为两个大的层面,自然因素又囊括地貌、水文、地质等。其一,自然因素;(1)地貌。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遭受洪涝概率随之提高;再加上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地势落差明显,容易造成山洪暴发等地质灾害;(2)水文。水文环境也是岩土工程开展中需要重点考虑到的要素,它对于区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地形构造上,容易诱发地面沉降、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例如,在暴雨、冰川、积雪融化后,可能会在沟谷、山坡地区发生泥石流;(3)地质。例如,地质变化多样性加大了山体裂隙的风险,若在外界因素干扰下,便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其二,人为因素。除了基本的自然因素影响外,地质灾害的出现有很大程度要归结到人类的经济活动中。随着当前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推进,社会对能源需求愈发迫切,过度的资源开采、树木砍伐等都为地质灾害的出现埋下了安全隐患。例如:有部分工程项目挖掘矿产资源时操作不规范,预留矿柱少加大了坍塌、滑坡风险;建设施工中形成了人工高陡边坡,也会加大滑坡的灾害发生率;修建山区水库或渠道时操作不到位,导致渗漏,加大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风险;采石放炮、乱砍滥伐等操作可能破坏当地的地质环境,也无疑加大了地质灾害风险。因为人为因素造成地质灾害后会直接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延长了资源再生的周期。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2.1削方反压技术

削方反压是岩土工程中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技术,治理山体滑坡灾害时,可以通过削方的方法挖除部分不稳定的滑坡推移体,降低滑坡体的下滑力距,提高滑坡体的安全系数,增加滑坡体的稳定性。在实际操作中,削方时施工人员应在坡面上进行护坡处理,并对坡面进行削方整形,使坡面形成直线坡。在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在削方和回填时应用挖土机和装载机进行土石方挖掘和岩土体运输,要规划好运输路线,确保土方回填的安全性。削方区和回填区的距离较近,则需要采用挖堆法,通过挖土机进行坡面整形,再利用推土机推土运输。施工人员应在滑坡的前缘和剪出口等处进行回填反压,确保回填反压的质量。在进行削方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采取由上到下的开挖顺序,在施工中建设好排水设施,在开挖面上建设截水沟,及时排出施工中出现的地下水。在山体滑坡灾害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治理措施,一方面通过削方反压增加岩土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有效截留地表水。通过在山坡上修筑截水沟等设施,将地表水及时排出,避免地表水进入岩土体中降低岩土体的抗剪参数,对岩土体造成不良影响。

2.2锚固技术

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时,边坡地质不稳定会导致工程质量差,严重影响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可以应用锚固技术对边坡进行加固,避免出现边坡滑落等地质灾害。锚固技术一般应用于地质较硬的土层,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钻孔、安装锚杆、注浆、固定锚杆等施工,从而利用锚杆和锚索切割结构松软的岩石,防止岩体下滑,使其成为稳定的板状岩体。在钻孔施工中,针对土层较薄且土质松软的区域,施工人员应先对其进行注浆加固,然后再使用钻孔机钻孔,确保锚杆安装的稳定性。在钻孔时,施工人员应采取固结灌浆的方式,加固地质土层,或者采用无水钻孔法,提升钻孔的质量。在安装锚杆时,施工人员应清理孔洞中的杂物,若出现地下水从孔洞中溢出的情况,施工人员应采取注浆的方式堵水,保证锚杆安装的质量。在钻孔时,施工人员应保证孔洞的直线度误差小于2%,锚杆安装的距离应不小于1.5m,锚杆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5m,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m,锚杆间距应在1.25~3m。锚固技术可以应用于山体滑坡和山体崩塌灾害的防治工作中,在山体出现裂缝或者和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岩体分离和崩落时,施工人员应用锚固技术对岩体进行加固,避免岩体脱离母体造成崩塌灾害。施工人员应清除开裂较多的岩体处的岩石,之后利用锚杆等对岩体进行加固,使岩体更加稳固。为了增强防治的效果,施工人员还需结合拦石桩和拦石墙等对岩体进行防护,并通过注浆等方式加固岩体,防治山体崩塌灾害。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加大对地质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力度

为了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效果,需要加大对地质环境的治理力度和保护力度,这也是目前治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破坏地质灾害发育的条件。在制定地质灾害防护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涵养水土,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农业种植和造林活动,采取治山、治水的措施,降低水土流失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达到保护和治理地质环境的目的,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

3.2加强岩土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

若要真正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岩土工程相关单位需要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管制度。岩土工程矿山开采工作的各个施工环节都比较复杂,并且有一定的危险程度,施工人员在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制订完善的施工制度,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管,在确保岩土工程的整体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开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除此之外,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座矿山的特点不同,所出现的问题也不同,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能在施工过程中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矿山采取不同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例如,针对比较脆弱的山体,相关开采单位需要对其特点进行讨论,制订有效的防治方案,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规范标准进行,避免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而发生问题。

结语

我国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种项目建设的开展会促使我国地质环境更加脆弱,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也会明显提高。鉴于地质灾害会引发多种严重后果,做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意义重大。导致地质灾害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防治措施研究。

参考文献

[1]姚桂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措施[J].四川水泥,2021(11):101-102.

[2]朱成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21(18):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