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杨晓波

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1830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74名老年慢阻肺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的为常规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为优化组,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优化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基础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优化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慢阻肺属于常见的呼吸疾病范畴,老年患者的占比较大,主要是由肺气肿与慢支所导致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会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在呼吸过程中气流难以逆转的情况,且该病具有复发概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随着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此类疾病出现的概率也在逐渐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1]。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在治疗阶段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与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74名老年慢阻肺患者,旨在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74名老年慢阻肺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7人,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的为常规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为优化组。常规组患者中共有19名男性,18名女性,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3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6岁,整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3.12±5.16)岁,优化组患者中共有18名男性,19名女性,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9岁,整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4.63±4.68)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测量与记录患者心跳、血压、脉搏、体温等数据、指导患者用药等。

优化组进行专门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呼吸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腹式呼吸、呼吸体操等活动,并组织老年慢阻肺患者参与适当的运动锻炼,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并鼓励患者多去室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其次,心理护理,老年慢阻肺患者免疫系统较差,在治疗的过程中承受精神压力与经济压力,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老年慢阻肺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基本情况,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参与治疗活动的积极性,且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在治疗过程与护理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再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以患者的饮食习惯为依据,为患者设计专门的饮食计划表,并严格检测患者日常饮食中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含量,禁止老年慢阻肺患者吸烟与饮酒,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规范患者的作息时间,以保障患者休息时间的充足性。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后肺功能及生存质量情况。

1.4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组织两组患者参与有关本次护理工作的问卷调查活动,60-80分为一般满意患者,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患者,6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整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一般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整组人数*100%。

肺功能:评价患者的PaC02、Pa02

生活质量评分:组织患者填写生活质量评分表,其中包含生活能力、情绪状态、日常活动、健康状况等分值0-100,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行独立t检验,干预前后行配对t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优化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护理工作患者人数

一般满意护理工作患者人数

不满意护理工作患者人数

整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一般组

37

16

9

12

63.14%

优化组

37

26

10

1

96.47%

X2

2.626

5.398

4.165

2.136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肺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优化组患者肺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PaC02

Pa02

生存质量评分

一般组

37

5.6±3.16

6.4±3.25

74.±6.47

优化组

37

7.6±4.65

8.6±4.36

80.14±3.14

X2

5.6341

1.456

3.156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老年人对于疾病的抵抗力较差,且身体各个器官都属于衰退状态,导致老年慢阻肺患者对生活环境的依赖性较高,当生活环境与周边气候出现较大变化时,就会致使慢阻肺疾病复发,且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影响疾病的康复,与自身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3]

本次研究中对优化组患者进行专门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可及时消除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呼吸护理可促使患者在进行呼吸锻炼的过程中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减少慢阻肺患者出现的概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基础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优化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莹英,林艳.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01):141-142。

[2]费峰峰,杨菊香,张相相。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学刊,2022,17(05):123-125.DOI

[3]于欣鑫.浅析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4):117-119.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