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演化与构造背景下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地质演化与构造背景下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

候鲁亮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中原测控公司中原项目部  河南省濮阳市  457001

摘要:地质演化与构造背景是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的重要基础。地球早期演化历程、板块构造与地壳演化以及地质时代与事件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地质演化与构造背景的重要信息。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地球化学异常与矿化带以及地球化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揭示不同地质环境下的成矿作用机制。此外,岩浆矿床、变质矿床、沉积矿床和热液矿床等不同类型的矿床成因也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旨在系统总结地质演化与构造背景对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的影响,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演化;构造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

一、地质演化

1.1地球早期演化历程

地球早期演化经历了数个重要阶段。在形成初期,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存在大量的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事件,形成了原始岩石壳。随着时间推移,地球逐渐冷却并形成了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约4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体,并且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导致了氧化事件。此后,地球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稳定时期,直到今天。

1.2板块构造与地壳演化

板块构造是指地球上的岩石壳被分割为若干个相对运动的板块,并以板块边界为界限进行运动。这种板块构造的运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和地质事件的发生。例如,板块之间的碰撞会形成山脉和地震,而板块之间的扩张则会形成海底火山和断裂带。板块构造还影响了地壳的厚度和性质,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也会产生不同的地质现象。

1.3地质时代与地质事件

地质时代是根据地球历史上的岩石和化石记录来划分的时间段。每个地质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地质事件发生,如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冰川期、海平面变化等。这些地质事件会对地壳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矿床和沉积盆地。通过研究不同地质时代的地质事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变化。

二、构造背景

2.1地壳运动类型及特点

地壳运动主要包括构造抬升、下沉和水平挤压等。构造抬升是指地壳在某一区域上升,形成山脉或高原;下沉则是指地壳在某一区域下降,形成海洋盆地或深海槽;水平挤压是指地壳在某一方向受到挤压力作用,导致岩石的变形和断裂。这些地壳运动常伴随着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等现象,对地球表面的地貌和构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2.2岩浆岩与变质作用

岩浆岩是由地幔中的岩石物质经过熔融而形成的岩石,在地壳运动过程中通过火山喷发或侵入地壳而出现。岩浆岩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密切关系,它们不仅提供了成矿元素的来源,还为后续的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液和流体的介质。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化学、结构和矿物学变化。它可以通过板块碰撞、岩浆侵入或地壳抬升等过程引起,对于成矿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2.3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

构造环境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成矿条件和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的构造环境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矿床形成。例如,在板块边缘的挤压带上,常见的金属矿床如铜、铅、锌等多发生;而在火山喷发活动频繁的地区,常见的矿床类型包括火山岩型矿床和热液型矿床。因此,了解构造环境对成矿作用的影响,对于找矿勘探和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球化学特征

3.1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

地球化学元素在地壳和岩石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大多数元素都广泛存在于地壳中,但其含量会因不同类型的岩石、矿物和地质过程而有所差异。例如,硅、铝等构成了地壳主要的组成元素;而金属元素如铁、铜、锌等则常以矿物形式存在。

3.2地球化学异常与矿化带

地球化学异常是指某种或某些元素在特定区域超出正常背景值的现象。这种异常可以与矿床的存在相关联,因为矿床通常富集了某种或某些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可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测试来确定,并且经常与矿化带相联系。矿化带是指一系列矿产资源在空间上呈线性排列的地区,其中的矿化异常可能与特定的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有关。

3.3地球化学方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成矿预测工具,通过分析岩石、土壤、水体等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和组成特征来判断潜在的矿床存在。例如,利用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可以检测到异常富集的金属元素或矿物,从而指示可能的矿床存在。此外,地球化学方法还可用于评估矿区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环境保护措施。

四、矿床成因

4.1岩浆矿床成因与类型

岩浆矿床是在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当岩浆从地幔上升到地壳时,其中携带的金属元素会逐渐凝结并沉积下来,形成岩浆矿床。常见的岩浆矿床包括铜、铁、锡、钨等金属矿床。这些矿床通常与火山喷发或岩浆侵入有关,其特点是富含硫化物矿物,并且往往呈现出较大的储量和规模。

4.2变质矿床成因与类型

变质矿床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当岩石受到构造运动或岩浆侵入的影响,原有的岩石组分和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变质矿床。常见的变质矿床包括金刚石、蓝宝石、石英脉等。这些矿床通常与板块碰撞、岩浆侵入或地壳抬升等构造作用有关,其特点是富含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例如金刚石和蓝宝石。

4.3沉积矿床成因与类型

沉积矿床是由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当携带有金属元素的水体经过沉积作用时,其中的金属会被沉积物质吸附或沉淀下来,形成沉积矿床。常见的沉积矿床包括铁、锰、铜等矿床。这些矿床通常与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沉积环境有关,其特点是富含沉积物质中的金属元素,并且往往呈现出较大的面积和分布范围。

4.4热液矿床成因与类型

热液矿床是在地下水体受到岩浆活动或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当地下水体与岩浆或热液接触时,其中的溶解金属会随着热液的升温和压力变化而沉淀下来,形成热液矿床。常见的热液矿床包括金、银、铅、锌等矿床。这些矿床通常与火山喷发或岩浆侵入有关,其特点是富含硫化物和氧化物矿物,并且往往呈现出较高的品位和质量。

4.5各类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与特点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作用过程和特点。岩浆矿床主要形成于岩浆活动期间,其成矿作用主要是通过岩浆中的溶解金属元素在凝固和结晶过程中沉淀下来。变质矿床则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其成矿作用主要是通过地壳运动和岩石变质作用使原有的岩石组分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富含矿物的矿床。沉积矿床则是由沉积作用形成,其成矿作用主要是通过水体中的金属元素被沉积物质吸附或沉淀下来。热液矿床则是在地下水体受到岩浆活动或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形成,其成矿作用主要是通过地下水体中的金属元素在热液升温和压力变化过程中沉淀下来。各类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和特点不同,但都与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下水循环等因素密切相关。

结束语

地质演化与构造背景对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地球早期演化历程、板块构造与地壳演化以及地质时代与事件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构造背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同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地球化学异常与矿化带以及地球化学方法的角度来揭示成矿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陈维.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20.

[2]吴桐.内蒙古扎兰屯地区早白垩世中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8.

[3]童劲松.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