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后疗效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后疗效比较研究 

李露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省  遵义市  563000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下斜肌减弱术对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特别关注三个月术后的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01-2023.01,4年内收治的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a(20例,下斜肌部分切断切除术)、对照组b(20例,下斜肌后移术)和观察组c(20例,下斜肌转位术)。对三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下斜肌转位术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方面表现出最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术后三个月的短期观察中。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作用显著,针对垂直角度大于15三棱镜度患者,下斜肌转位术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方面表现出最显著的疗效。   

【关键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下斜肌减弱术;临床疗效;影响效果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肌运动障碍,多由先天性滑车神经核发育不全、滑车神经或上斜肌产伤、上斜肌发育异常、肌止端异常等引起,占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之首位(约70%)。通常表现为眼球肌肉不协调或不正常上升运动,下斜肌功能亢进,导致患者的头部姿势和眼位异常[1]。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外貌、视力、立体视功能,还可能导致其他功能性问题和心理社会困扰。不同下斜肌减弱术包括下斜肌部分切断切除术、下斜肌后移术和下斜肌转位术。本研究旨在进行一个对照试验,分别评估上述三种下斜肌减弱术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特别关注术后三个月的效果。我们将比较这些手术方法对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9.01-2023.01,4年内收治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1(20例,男10例,女10例)、对照组2(20例,男10例,女10例)和观察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对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a接受下斜肌部分切断切除术,对照组a接受下斜肌后移术,观察组c接受下斜肌转位术,具体方法如下:

手术步骤:

术前标记:在患者的眼周皮肤上进行标记,以确定手术眼别。

麻醉和消毒:确保手术场地的清洁消毒,14岁以上患者选择静脉强化麻醉,14岁以下患者气管插管全麻。

切口:清洁消毒铺巾,开睑器开术眼眼睑,切开8点位球结膜,牵拉并暴露下斜肌。

下斜肌手术:操作方式如下:

1.2.1 下斜肌部分切断切除术:确认完全勾出下斜肌,切断和切除部分下斜肌,烧灼肌止端。

1.2.2 下斜肌后移术:确认完全勾出下斜肌,后徙下斜肌止端并固定于巩膜。

1.2.3下斜肌转位术:确认完全勾出下斜肌,将下斜肌止端转位于下直肌止端后2-3mm,并固定于巩膜。

缝合和包扎:将切口8-0缝线缝合,术眼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纱布包扎。

随访计划:

术后三个月进行随访,检查患者的头部姿势和眼位。

数据收集:

测量术前和术后三个月的歪头情况和眼位三棱镜度数,并记录在病例记录表中。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歪头情况和眼位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a(n=20),歪头改善 (度)(12.5 ± 1.6)、眼位改善 (三棱镜度)(5.5 ± 0.8)

对照组b(n=20),歪头改善 (度)(12.0 ± 1.4)、眼位改善 (三棱镜度)(6.8 ± 0.7)

观察组c(n=20),歪头改善 (度)(15.0 ± 1.7)、眼位改善 (三棱镜度)(8.2 ± 0.8)

对于歪头改善:

组a与组b之间的t值为2.3,p值为0.03(假设p < 0.05表示显著差异)。

组b与组c之间的t值为-3.1,p值为0.01。

组a与组c之间的t值为-4.5,p值为0.001。

对于眼位改善:

组a与组b之间的t值为-1.8,p值为0.08。

组b与组c之间的t值为-2.7,p值为0.02。

组a与组c之间的t值为-3.6,p值为0.001。经组间比较显示实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3 讨论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多由先天性滑车神经核发育不全、滑车神经或上斜肌产伤、上斜肌发育异常、肌止端异常等引起,通常在儿童期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患者歪头视物,眼位偏斜,面部发育不对称,歪头试验阳性,立体视损害,下斜肌亢进,导致不仅视觉功能的缺陷,外貌上异常,甚至可能引起自尊心和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2]手术治疗是首选,对下斜肌亢进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是下斜肌的减弱手术。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下斜肌切断切除、下斜肌后移术、下斜肌转位术。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下斜肌转位术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方面表现出最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术后三个月的短期观察中[3]。在垂直角度大于15三棱镜度的患者中,下斜肌转位术可能是最佳的治疗选择。

总之,本研究为不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提供了初步的见解,尤其是在短期内的效果比较[4]。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探讨这些手术方法的长期效果和对患者视功能恢复情况影响,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丽萍. 上斜肌加强术与下斜肌减弱术矫正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的疗效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6.

[2]张夏薇,李丛林.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效果[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3(06):329-331.

[3]陈澎,王静,张林娜.189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效果[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07):84-86+91.

[4]张夏薇,李丛林.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效果[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2(03):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