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田野

(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西州 416000)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向外融贯、向内整全、考辨古今的过程。此过程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进行,既与经济现代化同频,也伴随中华文明的深刻演进。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定位,为理解其深刻内涵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架构、治理模式和实践经验,同时不断检视、确证“自我”,彰显出中国特色。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内涵;共同富裕

作者简介:田野(1996-),男,汉族,湖南湘潭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1]。这五大特征旗帜鲜明地展现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根本属性和人民立场,是有别于苏联模式和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创造性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国实际,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鲜明特殊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相连,是对现代化发展模式和更高文明形态的探索和创造。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物产丰富、地广人众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基本国情之一。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任务复杂艰巨的特点。在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实现富强的现代化毫无成功现代化经验可以参考。因此,在中国大地上开创现代化道路必将面临复杂性、长期性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与此同时,庞大的人口数量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多了劳动力保障,正如我国谚语所表达的:人多力量大。在此基础上,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国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将广大人民群众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人民成为现代化道路建设、享有和检验的主要力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延绵不绝的动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成,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创并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是守正创新的标杆。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将直接影响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在马克思语境中,未来社会的生产是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无时不刻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自古以来,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观点。如始祖伏羲推崇的“天下均平”,再到战国时期“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构想。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也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倡导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仍将不断努力,致力于实现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共同富裕。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未来,中国共产党人将进一步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持续开展针对性强、保障性高的扶贫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加惠及全体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昭示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崇高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在新发展阶段时期,必然要在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渐完善机制体制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劳动人民的积极性,让人人都拥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发展自我、创造美好生活的机会,让共同富裕目标如期实现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核,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指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也不应是片面、单向度的,而是全面、平衡的。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主体,第一个需要就是生存需要,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因此,物质文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为其他文明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因此,在现代化发展中,除了需注重推动全面、均衡、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还需要高度重视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可以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让中国现代化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和人文内涵,让中国现代化的成就更为丰富“两大文明”的协调发展不仅源于全国人民的努力追求,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道路。通过不断地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国将继续创造更多具有人类价值的现代化成果。随着“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推进与发展,“两个文明”相辅相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逐渐发展为多方面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必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西方现代化为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也将生态纳入资本增殖的进程,生态破坏似乎已成为世界性的通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同样面临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严峻问题。因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进程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共识,是对生态正义这一发展理念的遵循。一方面,新时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态优美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满足人民生态空间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另一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发展。

在推进现代化道路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始终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实践路径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开辟生态发展空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符合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有益于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生态感召力。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以资本逻辑为导向的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虽然逐利性为其带来世界性的联系交往和极大丰富的生产力,但其以利益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必然隐藏着剥削、压迫,以及殖民扩张的政治逻辑。马克思深刻指出:“资本来到人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百年前的中国更是深受资本主义的侵略与压迫。然而,“天下大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憧憬的理想社会,遭受侵略的中国人民更为理解、珍惜和平的难能可贵。因此,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和平发展,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实践。在追求和平、捍卫和平的现代化道路中,坚持不发动战争、不殖民扩张,始终独立自主,体现出中华民族捍卫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莫大决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习近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0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