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趋势

翟金凤

身份证号码:130282198204150424

摘要: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国防、医疗、商业、工业、服务、交通运输和科学研究等行业,成为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分析研判现阶段国内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情况、未来趋势和突出问题,为扩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范围,深化应用效果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提高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发展趋势

1导言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直接推动了电气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应用特别显著。在电气工程中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远程管理和实时监控电力系统,使其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促进电气工程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有效提升,推动电气工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征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所涵盖的实际发展特点十分显著,除了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中被人们所运用并方便人们生活外,其所发挥的实际运用价值也非常有效且可观。此外,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科技水平在近年来也得到了非常好的维持,其在电气工程行业中的合理运用,全面地促进了我国自动化生产产品的发展进程,大多数专业人士在进行该技术的使用时,皆会有效融合软硬件来完成相应的实施工作。从企业领导者角度来看,其在正式作出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决策前,要提前对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市场发展状况及其具体的使用流程进行充分了解及考察,在考察程序结束后,才能对该技术进行具体运用。在运用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员还必须同时将电子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融合,这样一来,企业生产系统整体运转流程才能变得更加稳定有序。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应用途径

3.1在电气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气工程设计进行辅助过程中,需要整合电气系统以及电路系统相关基础知识内容并进行创新,保证能够有效提高电气系统设备运行效率。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以及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合理使用,从而压缩电气工程的设计周期。对设计元素、功能性需求展开研究,明确重点测评内容,并做好量化统计,按照功能对系统中的电气设备进行分类,展开安全隔离和铺设方向设置等一系列操作,防止影响仪器仪表运行状态。电气工程项目中的设计资源相对有限,在具体进行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按照仪器仪表和电气系统设备运行功率与能源消耗比展开动态化协调,确保能够对整体系统运行形成有效控制,保证电气工程生产管理工作开展能够达到最佳,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电气工程设计,做好安全架构设置和功能结构安排,减少不必要的电气工程运行问题,确保设计能够达到最优。

3.2优化电力系统供配电方式

供配电运行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运行环节,应该以低成本高效率为运行目标,而实现电力系统供配电优化的关键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利用,即电力企业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立统一供配电平台,与高压配电柜连接,并向其发送功率调节指令,平台基于调节指令设置供配电参数,实现配电优化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该技术上建立管理模式与系统结构,保证信息平台兼容性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可以在区域内实现全覆盖和稳定供配电。电力系统依托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建设功能齐全信息平台,实现科学供配电的目标。这种供配电方式较为智能,在满足不同区域用电需求后,提高系统供配电的科学性。

3.3现场总线监控

目前,在现代化的电气工程中,应用效果最好、范围最广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场总线监控技术。它对电气工程实际间隔进行了解与掌握,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能够取得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的监控效果。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现场总线监控技术,端子柜、隔离设备的应用数量会大大减少,也会节约一部分电气工程的成本费用,有利于增加电气工程运行效益。与此同时,现场总线监控技术同样具备远程监控的功能和作用,它应用最少电缆、最直接的方式来进行现场安装,有效地节约资金,使得电气工程效益得到有效增加。不仅如此,电气工程设备之间通常是运用通讯网络信号进行实时连接与互通,且其灵活性、独立性很强,如果某个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出现问题,并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和副作用,这会大大提升电气工程应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因此,在实际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结合电气工程实际现状选择科学、恰当的自动化技术进行辅助与应用,进而有效提升电气工程的整体运行效果与品质。

3.4实现电气系统一体化建设

电气系统一体化指的是将电气控制系统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在一个系统中对生产和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控的模式。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后可以实现该模式建设。电气系统对众多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也促使整个电气系统复杂程度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依托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系统中所有设备进行实时性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潜在故障。在复杂程度较高的电力系统中,系统可以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采集功能及时获取众多设备的运行参数,再通过技术的分析功能对运行参数进行剖析,进而根据异常数据确定故障位置及故障类型,随后予以针对性的处理,以保证及时排除故障,将故障对整个系统运行造成影响降到最低。

3.5整合数字技术

将计算机技术融入电气自动化控制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工业产出的自动化,提高工业生产控制的准确度,还可以达到提升工作效率和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传感器设备和控制系统,能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功能。在工业领域,融合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能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水平和运行效率。现如今,“数字化”是工业生产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制造技术的发展重点。整合数字技术本质上是制造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等多重技术的融合、交叉,是发展和应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制造和生产系统实现高效运维的必然趋势。

4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电气工程的具体实践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发挥的作用较为重要,它在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未来电气工程的发展不再简单局限于当前这种自动化的状态,而是逐渐向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其节能程度也会更大,自动化水平也会更高。与此同时,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变压器、断路器、发电机等一次性设备进行检测,可以实现无间断的参数检测,也能够监督与预测设备参数运行趋势,及时地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测,有利于工程师更快、更精准地进行维修与保养,这对于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较为有利,同时也会记录与积累维修与养护记录,为后续设备的监测与保养提供必要的依据。未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会更明显,其作用与价值也会无限增大。依靠科技的进步能够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好发挥自身价值,推动电气工程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结束语

总之,分析发现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优化电力系统服务质量。电气系统一体化建设、优化电力系统供配电方式及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是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围绕技术集合及国际标准制定明确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刘焱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2):45-46.

[2]罗臻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大众标准化,2021,(22):61-63.

[3]黄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及其发展方向探研[J].冶金与材料,2021,41(05):87-88.

[4]徐西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12):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