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层党校档案服务创新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新时期基层党校档案服务创新的思考

陈友梅

新疆阿勒泰地区委员会党校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摘要:档案管理是我国档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档案人员的管理,为特定的人群开展服务,可将档案的价值体现出来。党校的领导和党员应当加强思想认识,意识到档案管理作为公共服务这一职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并创新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内容,开辟服务资源,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档案记录了党校发展历程,记录了党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料,能够展示党校的科研成果,展示发展经验,承载重要的意义,党校档案对提升科研和教学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为了发挥党校档案的价值及作用,提升档案的利用质量,党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不仅应“管好”档案,更应“用好”档案。

关键词:基层党校;档案管理

一、提升党校档案管理公共服务质量的意义

党校的档案管理与一般机构的档案管理有着一定的区别,党校是特别的机关,其档案管理的职能具体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因此,加强党校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定位。服务意识能够促进党校明确自身的工作定位,档案工作主要记录了党校科研教学等活动的开展历程,是系统总结,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发挥出档案管理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价值,促进党校的发展,让党校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二是能够提升档案的利用质量。在党校的教学中,教学档案往往总结和记录了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这些档案主要来自于教学实践,是通过教学实践总结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能够让档案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从而提升党校的教学能力,提升利用档案的效率。三是能够提升档案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让党校人员知晓自己的工作职责,从而认真履行工作责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积极的职业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兢兢业业、态度良好,这样一来,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会上升。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意识不够。

服务工作是党校开展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提升党校的档案服务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当前应该看到,党校的服务意识还不够,不仅包含档案人员和教职工,个别领导也没有意识到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运用档案服务自身发展和自身文化建设的意识,缺乏运用档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大多数时候服务是被动完成的,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服务意识缺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领导不能精准定位档案的服务方向和服务需求,致使档案人员的工作内容不完善、工作目标不清晰,没有形成自发的服务精神。二是教职工在工作中将主要时间和精力聚焦在自身的科研和教学活动中,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时间较少,再加上和档案管理人员沟通匮乏,无法有效发挥服务作用。三是档案人员自身的素养有待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服务质量低下。上述几种因素都影响着党校公共服务能力。长此以往,不利于党校的自身发展。

(二)服务的范围有限。

党校档案往往包含很多内容,由于党校的工作比较复杂,档案内容既包含领导讲话、党员培训、学员名册等,也包含学员学习体会、考核成绩和考核材料、授课教案等,这些档案主要为教师和学员服务,并作为教学的参考资料。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不少教师会运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很少用实质的档案来指导教学,档案的职能较过去有了转变,仅仅停留在收集、储存和整理等职能上,无法有效发挥服务教学、服务自身建设和社会建设等职能。

(三)服务的方式较为滞后。

当前,个别党校并不注重运用档案的服务职能。长此以往,档案的利用质量就会低下,从而形成一种不良循环。党校目前的档案服务模式比较落后,依旧以人工查阅和检索为主,不能与实际工作相适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的党校建设了网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服务效果,但是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栏目,没有建立先进的信息化档案平台。

三、优化策略

(一)完善档案制度。

一方面,应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向着完善的方向开展,应当做好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党校应根据档案管理的现状,细化管理工作,并有效梳理管理流程。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涉及档案的制度优化,在制定制度时不仅应考虑归档的资料和收集的资料,更应当考虑后续资料的取用和调用,树立服务意识,着重突出档案管理的层次性和顺序性,不断提升档案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为了优化资料档案的使用,避免档案遗漏或丢失,还应制定完善的档案监督制度,建立日常的监督体系,并扩大监督的服务氛围,提升整体的监督能力。

(二)提升档案的宣传能力。

党校档案管理应当重点向着服务方向转变,应加大创新力度,将档案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档案服务和利用开发上来,党校应当不断提高宣传能力,通过有效的宣传,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让党校内部的档案人员和教职工都能意识到档案服务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首先,党校领导层应加大重视力度,将档案工作放在党校整体工作的重点环节上来,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和制度,在党校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全体教职工重视档案,利用好档案。其次,应当提升宣传能力,拓展宣传途径。宣传的内容和宣传的形式应当丰富多彩,例如运用现场展示、视频录制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好档案知识,尤其应对党校的档案管理内容、档案管理法规等知识宣传到位,不断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档案意识,让其自觉增强服务能力。此外,还应善于运用多种载体提高宣传质量,如运用“6·9”国际档案日等契机在重要位置张贴醒目的标语,或印制档案宣传手册,拉近大家对档案的距离,让广大教职工和学员对档案不再陌生。

(三)提升档案资源的建设质量。

档案资源是党校档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党校应当积极开发档案资源,积极利用好档案资源,这样才可以发挥出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提升档案的服务质量。首先,档案人员应开阔视野,拓展档案的范围,将一些价值较高的档案归纳进档案系统中来,并做好归档和收集。同时也应改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应走出去,实地征集,有计划、有条理地征集资料。其次,应及时整合当前的资源,开展优化,档案管理人员应肩负起责任,加强内部教职工之间、不同科室间的交流与沟通,做到按时按质按量整理、收集档案,保障档案的完整。同时应当掌握清楚党校档案的具体情况,不仅应熟悉档案的结构和数量,更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归档、科学分类,及时制作检索工具、造册编目,让党校内部的档案资源越来越规范。最后,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力资源,积极抓住信息化时代的机遇,让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化能力。

四、结语

公共服务职能是党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加以重视。因此,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党校应注意优化服务职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针对当前党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完善,使党校的档案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自身的教学科研、服务自身的文化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让党校档案管理越来越完善。本文阐述了提升党校档案管理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列举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六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 任虹霞.浅谈党校教学科研档案管理与服务[J].中国科技投资,2017(8):181.

[2] 刘丽,刘晓丽.服务意识下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考[J].兰台内外,2018(2):72-73.

[3] 胡雅.基于服务意识下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J].模型世界,2022(15):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