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徐雅雅

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积极推动碳市场的建设,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中国碳市场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碳市场;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备受瞩目。自2012年以来,中国在多个城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逐步探索碳市场制度的运行和推广,并于2021年启动全国碳市场。尽管中国在碳市场的运行中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和经验,但全国碳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因此,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碳市场的发展,促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的目标是必要的。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中国碳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碳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碳市场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5年至2011年,主要参与国际CDM项目;第二阶段从2012年至2020年,开展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CCER是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标准(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的缩写。具体指的是我国境内特定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用于控排企业清缴履约时的抵消或其他用途。其中2015年,CCER进入实质交易阶段。2017年,我国CCER备案被暂停;但存量CCER仍在各大试点交易。第三阶段2021年7月16日开始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允许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碳减排量用于抵销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的清缴。

随着时间的推移,碳市场的交易规模逐年增长,为中国的低碳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方面,自碳市场建设启动以来,中国的碳市场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个试点城市,逐步扩展到更多的地区,涵盖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地域。这种扩大的趋势为中国建立更加全面、多样化的碳市场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碳市场的交易规模也在逐年增加,体现了企业和政府在碳排放减少方面的积极性与努力。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在碳市场发展方面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其中,排放配额的分配和交易制度的建立是重要的政策环节。通过合理的排放配额分配,政府可以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同时鼓励创新和技术升级。交易制度的建立则为企业之间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了基础,促进了碳市场的繁荣。

二、中国碳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覆盖范围有限

中国的碳市场自启动以来,在推动电力行业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碳市场的覆盖范围仍然有限,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还未能有效覆盖钢铁、化工、建材等高排放行业。这成为中国碳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工业行业都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如果不能实现多行业覆盖,将很难发挥碳市场的减排作用。

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首先是政策难度,不同行业的减排潜力和成本各有不同,难以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减排目标和配额分配方案。其次是监测、报告和核查减排量的技术难题。最后还有来自重点排放企业的利益博弈和阻力。

(二)交易额低迷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启动以来,交易活跃度一直较低。尽管参与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实际交易额远低于预期,碳价格也持续偏低。截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成交额仅为146亿元,与欧洲碳市场相比差距巨大。这主要是由于当前配额分配过于宽松,供给端缺乏约束,且监测、报告和验证(MRV)体系不够完善等多方面原因。此外,缺乏对碳市场的有效监管,企业配额使用信息不透明,也阻碍了交易活跃度的提高。完善碳市场MRV体系,加强对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核查也是关键。目前企业碳核查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数据造假问题,不利于建立公平交易环境。CCER自2017年被暂停至今尚未开启,市场存量消耗殆尽,自愿减排市场未能发挥更多作用。总体来说,中国碳市场目前交易活跃度不高,远未发挥应有作用。要推动碳市场健康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完善配额分配和监管机制,开启CCER市场,才能提升交易量和价格,发挥碳市场的政策导向作用。

三、中国碳市场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

中国碳市场于2021年正式启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碳市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一是将更多行业纳入碳市场体系。目前中国碳市场只覆盖了发电行业,还有钢铁、化工、建材等高排放行业未纳入。建议陆续将这些行业纳入碳交易体系,扩大覆盖面。二是逐步减少配额分配,增加配额拍卖。目前中国碳市场的配额主要通过免费分配,这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碳价格信号。建议逐步减少免费配额,增加拍卖配额的比例,让碳价格由市场决定。三是鼓励更多企业自愿参与碳市场。允许更多非限额企业进入碳市场交易,这可以增加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降低进入门槛,鼓励自愿减排和交易。四是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中国碳市场规模巨大,应积极探索与国际市场的连接,学习国外成熟碳市场的经验,实现共同减排。通过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中国碳市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中国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以市场机制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二)不断提高碳市场经济

为了应对中国碳市场交易额低迷的情况,一系列策略可被采取以刺激市场活跃度和提升交易额。首先,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碳市场的认知度,同时举办研讨会、培训课程等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碳交易机制以及参与的益处。其次,引入激励措施,如设立碳交易奖励机制,以奖励频繁和大额交易的企业,从而鼓励更多企业积极参与碳市场。此外,通过灵活的配额设置机制,根据不同行业的排放情况和减排进展,调整企业的碳配额,以激励更多的减排和交易。市场创新也是关键一步,可以考虑推出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以吸引投资者和企业的参与,从而增加市场流动性。跨行业协作也至关重要,鼓励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碳减排技术的共享与合作,从而推动碳市场的发展和交易额的提升。最后,政策的优化以及国际合作也应予以重视,确保政策设计合理、稳定,减少不确定性,同时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碳市场的互联互通,扩大市场参与者,进一步提升交易活跃度。通过这些综合策略的实施,中国碳市场的交易额有望逐步得到提升,从而有助于推动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市场监管

第一,政府可以考虑增加碳市场监管部门的人员和资源投入,以提高监管效能。监管部门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监测碳市场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第二,建立举报制度和投诉渠道,方便市场参与者报告违规行为,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第三,增加对碳市场违规行为的检查和调查频率,严肃处理违规行为,包括虚假报告、逃避交易、篡改数据等行为。对于违规行为,应采取迅速、公正、严厉的处理措施,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中国碳市场可以更加健康地发展,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透明运行。同时,监管的加强也将有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推动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促进碳减排的目标达成。

结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加强监管,可以进一步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彭斯震,常影,张九天.中国碳市场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9) :1-5.

[2]汪鹏,成贝贝,任松彦,等.碳价格的传导机理及影响研究——以广东碳市场为例[J].生态经济,2017,33(3)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