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基于新课标的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双减”背景下基于新课标的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路径

吴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9中学   830031

摘要:双减政策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扎实教育教学理论,重视课堂教学。针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教师应该注重启发性教学和探究性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负担,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改变和优化数学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和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调整作业类型、难度和数量等方面,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所学内容,达到预定目标。因此,文章主要分析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双减背景;新课标;初中数学;作业优化

过多或重复性的数学作业不仅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而且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无法忍受。优化数学作业可以适当减少学生的负担,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平衡。通过改变数学作业的形式,增加多样化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和轻松的情境下接触和了解新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随着科技和物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数学作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通过多种媒介、开放性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定制等方式,优化数学作业可以更便捷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其具有更高效的适应性。总之,初中数学作业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科要求,分析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作业并给予及时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自主能力。

一、初中数学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作业量过大:有些学校可能会将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内容全部留做作业,导致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处理和完成作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和生活;难度不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自身能力水平或兴趣爱好等原因,对某些数学知识点理解困难。如果作业中涉及的知识点难度过大,则会让学生感到障碍,产生逃避心理;重复性高:很多数学作业题目往往板式相同,前后无差别,难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积极性;缺少互动性和综合性:一些传统的数学作业缺乏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只能独立完成作业,难以获得反馈和指导,不利于知识点的巩固和发展。综上所述,针对初中数学作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改进和优化作业形式、类型、难度等方面来提高其质量,并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技术工具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初中数学知识。

二、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学生的数学基础是完成数学作业的前提,如果缺乏一定的数学基础,则会影响作业的完成质量;能力水平:学生在数学思维和逻辑方面的能力也是影响作业完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难度较高的题目,在没有足够的解题能力的情况下,难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从而影响完成质量;时间管理:学生在处理自己的日常活动和课堂作业时需要做好合理的时间分配,否则可能导致完成作业的质量下降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缺少帮助: 如果学生在学校或家庭中遇到学习困难、理解不清、概念模糊或技巧难掌握等问题,也会影响其作业的完成质量,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意志力:完成作业是需要坚持和努力的,缺乏适当的意志力也会导致作业的完成质量变差。总之,影响初中生数学作业完成质量的因素较多,需要从基础、能力、时间管理、帮助和意志力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在数学作业优化过程里也要牢牢把握这一核心思想。

三、初中数学作业优化策略分析

(一)合理减负

降低学生的数学作业量,减少课外辅导班,在课内集中时间教学。重点突出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降低学生的数学作业量、减少课外辅导班,这是一种有效缓解初中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方式。例如,针对当前教学进度,根据教育部门和教材要求,重点突出相关知识点进行讲授和练习,在每周末统一安排一些相关题目进行复习总结。除了注重知识点的学习之外,我们还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计算题或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加强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小测验或模拟考试,帮助学生将学习成果集中整合,同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校可以尽量减少作业量,但仍需保证必要的巩固性作业,比如课后部分练习题。在安排作业时,可以分阶段,分步骤进行,避免一次性布置过多的作业。总之,要想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所学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掌握和提高,教师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管理方式以及作业布置上需要良好的平衡,注重优化质量而非数量。

(二)重视数学资源拓展

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问题集中情况,将作业难度定制到不同水平以增加学生的挑战和成就感。同时,强化作业与测试等环节的衔接,落实作为考试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例如,选取一道经典难题,要求学生每人独立思考并核对答案,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归纳总结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针对某一章节或知识点,老师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一个数学测试题,包含应用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在随后的课堂上,老师统一收集学生出的试卷并随机抽查其中的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批改,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评价;出示一些数学问题的相关资料,提醒同学们从日常生活、自然科学和社会方面发现问题和联系,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探究和解决等等。这些作业设计都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引领学生开阔数学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提升实践能力。

(三)多样化形式

可以使用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师可以先进行课堂教学,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作业上增加可调整性与适应性。对于较弱的学生,可以降低一些难度,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练习;较优秀的学生,则可增加一些挑战性的练习题或者开展创新辅导等。此外,还应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确定重要的、必要的概念或技能,并将其有计划地渗透到每周的课程和作业中。作为补充时,可设置每周一个重点知识点或技能,每周末相应总结回顾、预习提高,形成自我检测、反思和创新的驱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适当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考查机会。例如,安排模拟考试、阶段性测验等均视为考查机会,确保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技能的培养。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适量地知识点切割并标注出基本思路和关键性内容。总之,互动性的课程设计、有计划的作业安排、个性化辅导训练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初中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策略,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课堂参与度。在上述举例中,从选题、题型、难度等层面都注重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和适应性需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同时激发其探究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优化策略的目标,让整个数学课程更加灵活多样化,也为学生接受更全面的接受数学教育扫清了障碍。

参考文献:

[1]何富红.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J].智力.2021 (07):111-112.

[2]蒋雅斌.浅谈初中教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80.

[3]刘文涵.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0):102-103.

[4] 卢秋丽 林巧霞. 对优化初中数学作业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