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舞蹈艺术创作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探究舞蹈艺术创作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莫柳明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南宁  530100

摘要: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舞蹈艺术创作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探索在舞蹈教育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舞蹈艺术创作作为一种表达和传递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的媒介,具有潜在的思政教育功能。通过分析舞蹈创作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观、主题和时代精神,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内容有机融入舞蹈教学中。本文提出在舞蹈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包括设计富有思想内涵的舞蹈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舞蹈艺术创作;课程思政;融合

一、舞蹈艺术创作与思政教育的关

(一)艺术创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艺术创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契合点,这源于艺术作品与思想传递的共同性质。艺术创作作为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共同传递了社会价值观和情感体验。首先,艺术创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于共同的价值观传递。艺术作品可以通过情感共鸣和形象呈现,传递社会的积极价值观,如团结、友爱、诚信等。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通过思想引导引领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其次,艺术创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艺术家通过作品可以对社会问题进行剖析和表达,呼唤社会正义。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通过艺术创作与社会互动,深刻体悟社会现实。

(二)舞蹈艺术作为表达社会价值观的媒介

舞蹈以肢体语言和视觉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成为一种有力的社会价值观传达工具。舞蹈作为表达社会价值观的媒介具有直观性,舞蹈动作和舞台形象能够在观众内心引发情感共鸣,传达情感体验,从而深入人心。通过舞蹈艺术,可以生动地展现团结、友爱、公平等社会价值观,让观众深切感受到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此外,舞蹈艺术作品也能够呈现复杂的社会议题和现实问题。舞蹈编排可以通过符号、动作和情感来诠释社会中的矛盾与挑战,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使得舞蹈创作成为一个独特的平台,让人们能够通过艺术来反思社会,传递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呼声。

二、舞蹈创作中的思政元素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其体现在舞蹈创作中可以引导观众审美,激发情感共鸣,强化社会责任感。舞蹈作为艺术表达方式,通过肢体语言和动作呈现情感和思想,能够生动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舞蹈作品中,可以通过形象的动作来表达团结、友爱、诚信等价值观。一支展现青年团结互助的舞蹈,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通过形象和情感的传递,潜移默化地引导观众对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知。通过舞蹈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激发观众情感共鸣。情感是艺术的桥梁,舞蹈可以通过情感表达触动人心,引发观众对价值观的共鸣和认同,这种情感共鸣使得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价值观的熏陶。

(二)祖国、家庭、友谊等主题的表达

这些主题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关切的情感纽带。通过舞蹈创作,可以生动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家庭的依恋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可以诠释祖国的美丽风光、历史文化,让观众在观赏舞蹈作品时感受到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家庭主题可以通过舞蹈的编排表现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传递家庭的温暖和团结。友谊主题则能够通过舞蹈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让观众深刻体验到友谊的珍贵。这些主题的表达不仅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时代精神与个体追求的平衡

时代精神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和价值取向,而个体追求则反映了每个人独特的人生追求和情感体验。在舞蹈创作中,将这两者有机地融合,既能反映时代特征,又能尊重个体多样性。时代精神的体现可以通过舞蹈作品传递社会发展的思想和价值观。例如,可以通过舞蹈展示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主题,让观众感受到社会进步的力量。与此同时,舞蹈创作也应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和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故事,舞蹈可以通过个体的表现呈现丰富多彩的情感,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感受到个体追求的力量。平衡时代精神与个体追求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度。舞蹈作品既要体现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又要保留个体的情感独立性,这需要舞蹈创作者巧妙运用舞蹈语言,将时代主题和个体情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有深度又有情感的作品。

三、课程思政与舞蹈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融入思政元素的舞蹈教学设计

在舞蹈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首先,教学设计应在舞蹈内容中嵌入思政主题。教师可以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主题,如团结、友爱、诚信等,在编排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时有意识地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演情感,让学生在实际舞蹈创作中体验到思政元素的内涵。其次,教学设计应注重情感引导和思考启发。在舞蹈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舞蹈作品中感受到思政元素所传递的情感,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表达对舞蹈中所呈现的价值观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促使他们形成独立的思想观点。最后,教学设计应倡导实践体验和社会参与。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演出、公益活动等,让他们将所学的舞蹈技能和思政元素应用于实际中,并体验到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思考能力

在舞蹈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更要引导他们思考社会问题,表达情感,发展创新力。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舞蹈任务,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情感。通过提出课题或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创作与主题相关的舞蹈作品,这种创作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促使他们思考与社会价值观相关的问题。其次,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舞蹈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通过分析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舞蹈动作的意义等,引导学生理解舞蹈背后的社会主题和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对舞蹈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媒体和艺术形式,创造与舞蹈相关的视觉、音乐等艺术作品。通过跨艺术领域的创作,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社会责任感

在舞蹈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技能,还要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首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教师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对多样艺术风格的欣赏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选取与社会价值观相关的主题,在舞蹈作品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接受思想教育。其次,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舞蹈技能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演出、公益活动等,让他们将所学的舞蹈表演应用于服务社会,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舞蹈作品中的社会主题,让他们从审美的角度去感知社会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社会的认知。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舞蹈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李丹丹.基于写作输出与课程思政目的下舞蹈鉴赏课程的优化与创新[J].当代音乐,2022(12):168-170.

[2]廖洪刚,常会芳.“课程思政”背景下西藏当代红色歌曲在舞蹈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2,41(5):72-76.

[3]张铭.舞蹈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J].青春岁月,2021(23):51-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