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的有线传输技术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通信工程中的有线传输技术优化分析

李良浩

211223198110102254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的通信工程项目也随之不断增加。有线传输技术作为通信工程中的一部分,能够使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减少限制,提高传输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加强对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既是当前通常工程建设的主要工作,也是通信工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优化

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通信行业进入积极发展的新阶段。在技术推进下,通信业务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对各方面的要求明显提升,服务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质量整体提高。为实现我国通信领域稳定发展目标,应该对传输技术主要类型详细分析,探索有线通信接入网工程中传输技术应用途径,并依照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技术的优化对策。

1有线通信接入网工程简述

1.1有线通信接入网工程发展现状

有线通信属于当前比较新兴的通信方式,能将金属导线和光纤作为通信手段,与无线通信方式之间有很强的适应性。有线通信在应用期间,受到外界隐私的干扰程度小,无论是在保密层面还是可靠性上,都展现出独具优势与特点。在接入网的选择和使用上,总体划分为两类:宽频、固话。但在手机市场化的激发范围发展下,国内固话用户比例逐年降低。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电信行业应该在综合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三网融合”大力实施,真正做到信息规划的合理化与规范化。通过对“三网融合”形式的利用,用户的基本需求不仅能满足,电网优化效率也会持续提升。

1.2接入网发展模式

IATA标准部门结合电信网络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对接入网络进行了重新定义,主要包括公共通信网络。在这些公共通信网络中,可以划分成不同类型,具体有接入网、长途网和中继网。将三种网络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短时间对用户的信息资源快速传送目的,整个通信网络结构也会出现变化。

2通信工程中的有线传输技术特点

2.1同轴电缆传输技术

同轴电缆传输技术主要是以铜线为芯线,外面则是由同轴钢管所制成。具体内部结构包括外导体、内导体、绝缘介质、以及外护套等等。并且芯线附近还存在着电场以及磁场。从具体应用的效果来看,同轴电缆的应用不仅使芯线周围电磁波的传输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能实现对电磁波的循环使用,从而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2.2绞合电缆传输技术

绞合电缆传输技术也叫对称电缆技术,是由各种高低频率的电缆所组成。作为一种高频率的对称缆线,能够进一步强化信号的实际传递效果。另外在双绞线中又包含了一种传输双绞线,该双绞线并不是对信号进行传输,而是通过更加有效的传输方式,对产生出来的噪音进行传输,在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也能够使电子信号传递的效率更加突出。虽然传输双绞线有着多种明显的优势,信息传递效果更加突出。但是由于其造价昂贵,成本较高,使得自身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大范围的进行应用。而绞合电缆传输与传输双绞线传输相比虽然传输效率较低,但是在效率方面也比较突出,而且造价比较便宜,更适合大范围的进行应用。在应用绞合电缆传输技术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信号干扰的情况,导致信号传输效率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减少对信号干扰的影响,目前经常使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双缆制、单缆制。双缆制就是在一条电缆线中放入两个不同的回路装置,并将两个回路装置设置在同一个频率,从而完成对信号的传递。单缆制就是在电缆线中放入一个回路装置,从而进行双向传输,保证电缆线两端都有着充足的动力完成加快信号传输,提升信号传输效率。

2.3架空线路传输技术

架空线路传输技术主要是在电线杆上架设电线,使导线之间形成一种循环结构,建设出有效的信号传输通道。需要注意的是该电线架设并不是随意性的,而是要求对信号传输信道的频率进行准确设置,将电缆线两端电压进行有效调整。经过大量的实现可以看出,利用架空线路传输技术所建设的信号传输通道,能够轻松实现单通道电话以及多载波传输,使信息传输效率得到全面提升。例如传真机以及电报都是利用该原理来实现的。从应用的效果来看,该技术与绞合电缆以及同轴电缆相比传输效率更强,有着更低的传输速度以及更短的传输长度。因此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加强其应用程度,提高应用范围。

3通信工程中的有线传输技术优化分析

3.1加强对通信设备的优化

网络信息在传送过程中,通信装置是最为重要的硬件,会保证有线传输品质的提升,应该加强对通信装置的优化与完善。将具体应用情况作为依据,在对网络现状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传送装置。由于传速装置的类型较多,因此在功能、性能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将相应操作规范与标准作为依据,灵活操作与使用,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满足网络通信要求错误,促进网络服务质量的提高。对周边设备不断改进。在利用网络通信装置过程中,应该保证周围运行环境、运行条件的稳定性,让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为满足这一目标,相关人员在工作期间,需要加大对环境的调查与研究,做好相应的优化工作,加强对周边设备的完善与优化,确保系统始终保持稳定状态,将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大,真正做到网络全面优化的效果。

3.2增加传输技术的应用监督

在应用不同类型的数字信号传输技术时,相关部门要派遣专业人员来监督传输技术的执行过程。一方面,相关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合理检查信号传输技术的使用范围,再根据该运用范围来确认传输技术使用的合理性,确保数字信号传输的完整度与规范度。在检测信号传输技术期间,若发现技术使用问题,不但要立即上报企业管理层,还要及时明确传输问题的对应责任,适时增强问题解决的效率。另一方面,在监督信号传输技术的应用状态时,还要将该传输技术与当前数字信号传输的具体状态相结合,合理确认传输技术的运用状态,透过对其的定期检测与不定期检测,有效加强传输技术的应用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在控制监督信号传输技术内容时,要对信号传输的传输形态进行适当规划,及时发现该技术使用中存有的各项问题,并利用对相关问题的控制来改善信号传输技术的使用状态。

3.3灵活且快速收集相应数据

科学且高效的数据采集对光纤接入技术在有线通信中的广泛应用有很大促进作用,要对光纤安装周边的实际现状准确收集,诸如哪里人口少、人流少、网络利用率低等。通过对数据的灵活收集与获取,提升数据处理水平,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同时客观分析光纤外部材料的转化现状,比如在一些低洼位置会被雨水淋湿,导致材料的腐蚀速度加快,致使光纤的寿命大幅度缩短。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应该对光纤及时更换,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会受到影响。结合相关资料,为后续智能有线通信光纤的建立奠定基础。通过对数据的灵活应用,可以更好地对光纤外包装材料加以了解,找出问题的根源,在日常巡逻中加强关注,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

结束语

有线传输技术对于现代通信工程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通信工程业务范围的扩大具有重要保障,不仅强化了通信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也满足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需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在进行改进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最大程度发挥有线传输技术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婧杰,沈彤伟,于利鑫.光纤有线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07):90-92.

[2]邵少奇.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改进措施[J].中国高新科技,2022(05):95-96.

[3]张红超.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通信技术优越性及网络化改进[J].中国新通信,2022,24(0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