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1

浅谈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及治疗

李娟

南部县中医医院   四川  南部    6373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和治疗。

一、糖尿病肾病的概述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其特征为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的损伤,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偏低。其表现主要是尿白蛋白排泄量逐渐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若长期不得到有效治疗,最终可演化为肾病终末期,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移植。

二、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内伤、外感、饮食等多种因素和人体的阴阳失衡所致,治疗上以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为主要手段。中草药具有温阳、滋阴、通络、利水等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病情,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体内的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改善病情。

西医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肾小球的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受损,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根据西医的治疗原则,主要采用降糖、控制血压等药物治疗,改善血糖和血压的控制状况,进而减缓肾脏的受损程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是通过中医的调理、调节,以及西医的药物控制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应用以下临床方法:

1. 中药调理

选用适宜的中药材根据病情的不同而进行组成,如大黄、黄芪、桑白皮等。在治疗上,以补气、益阴、利水、调血凝等方面为主,治疗期间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次数,必要时做中药的防治。

2.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调节体内所缺少的能量,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调节肾脏功能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涌泉、大敦、三阴交、太冲、气海等。在操作上,针灸要注意针头的清洁、局部的消毒和着装,针灸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感觉等。

3. 药物治疗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 降糖药和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低危的胰岛素和口服药,以帮助降低血糖。降压药物是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另一种常用药物,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等。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措施。通过改善患者的饮食、运动和休息等方面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很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治疗体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传统中医的理论和现代医学的技术及药物治疗结合,能够形成更为完善的治疗体系。在治疗中利用中医的调理和针灸等技术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个性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具体应用相应的治疗手段,达到个性化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与个体的阴阳、气血等有关,每个个体在辩证中应该有不同的针灸档案或中药处方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准确把握个体的特点,针对性的治疗,使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

3. 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利用中医的调理、调节、针灸等技术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的优越性在于对人体本身的调理,而西医治疗的优势在于具体的药物治疗,因此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4. 副作用更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指导患者在饮食、运动、休息等生活方式上调整,采用中药、针灸和西药等治疗手段,减少了单独使用药物带来可能的副作用,而且对身体的依赖性也较小,使得治疗更加安全和可靠。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为了确保其安全和有效,需要应注意以下事项:

1. 选择正规临床医院就诊,选择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医生。

2. 定期检查,特别是定期检查血糖、肾功能和血压等指标。

3. 重视并完整记录病史,针对个体不同,方案不同,需查清既往病史、用药史等与糖尿病有关的情况。

4. 治疗中记得饮食调整,合理配合运动生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手段。它的发展和应用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能够更好地促进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并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且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