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传媒美育功能看传媒人才培养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从大众传媒美育功能看传媒人才培养改革

武旭聪 张师宁

河北外国语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美育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传媒人才培养改革也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具备美育功能的传媒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传媒人才的需求。本文从大众传媒美育功能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培养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美育功能、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策略、建议

一、引言

传媒对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仅是传递信息和娱乐,同时也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美育功能。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和提高公众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传媒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人才培养的单一性、教育和实践相脱节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传媒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从大众传媒美育功能的角度出发,探讨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传媒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二、大众传媒美育功能的意义

1、大众传媒的美育功能

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向公众传递信息和文化,具有广泛的美育功能。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文化节目、电影、电视剧等媒介形式,向公众传递丰富多彩的艺术和文化信息,激发公众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此外,大众传媒还可以通过提供各种艺术活动、文化展览等途径,实现对公众的艺术教育和文化熏陶。

2、大众传媒对美育的贡献 

(1)扩大了艺术和文化的受众群体。由于大众传媒的普及和便利性,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和文化内容,从而增强了对艺术和文化的认知和欣赏。

(2)提高了公众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大众传媒的艺术作品、文化节目等媒介形式,公众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艺术作品,提高了公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承。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将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传递给公众,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承,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

(4)推动了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众传媒作为艺术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推动者,对于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和推广,艺术和文化作品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欣赏,进而促进了艺术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3、大众传媒美育功能对传媒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

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大众传媒的美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媒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美育素养和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传递艺术和文化信息,提高公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在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和艺术修养,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传递艺术和文化信息,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在传媒人才培养中,可以借鉴大众传媒的美育功能,通过提供各种艺术活动、文化展览等途径,实现对传媒人才的艺术教育和文化熏陶,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众传媒美育功能对于传媒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1、时代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媒体、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形态不断涌现,传媒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媒人才需要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传媒技术、传媒管理、市场营销、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2、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教育模式相对单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传媒行业中,实践能力和实际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传媒人才需要具备实际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行业环境和工作任务。因此,传媒人才培养需要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际经验的积累。

3、人才培养的单一性

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而忽略了个体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仅仅具备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传媒人才需要具备开放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4、教育和实践相脱节

传媒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而传媒人才的培养往往与实际工作相脱节。传媒人才在校期间,往往只能获得一些基础课程的教育,缺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机会。这导致传媒人才在毕业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影响了其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传媒人才,需要进行传媒人才培养改革。传媒人才培养改革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个体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实际工作的相结合,提高传媒人才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策略

1、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传媒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包括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等多个方面。在理论教育方面,需要注重传媒行业的前沿动态和市场趋势,提供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实践教育方面,需要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如实习、项目、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创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需要注重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2、推广跨学科教育模式

传媒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工作。因此,在传媒人才培养中,需要推广跨学科教育模式,将传媒专业与其他专业相结合,提供更为全面和多样化的课程和培训方案。例如,将传媒专业与计算机、经济、法律等专业相结合,提供相应的课程和培训,使得学生具备更加全面和综合的知识和技能。

3、强化实践教育环节

实践教育是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强化实践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实践教育中,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实践机会,例如实习、工作坊、项目等,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传媒行业的工作流程和规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加强实践教育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使其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实践方案。

五、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媒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传媒人才,需要进行传媒人才培养改革。本文将从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推广跨学科教育模式和强化实践教育环节三个方面,提出一些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是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传媒行业的发展涉及到多个领域,传媒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培训方案,包括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等多个方面。在理论教育方面,需注重前沿动态和市场趋势,提供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实践教育方面,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如实习、项目、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创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需要注重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其次,推广跨学科教育模式是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策略。传媒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工作。因此,学校需要将传媒专业与其他专业相结合,提供更为全面和多样化的课程和培训方案。例如,将传媒专业与计算机、经济、法律等专业相结合,提供相应的课程和培训,使得学生具备更加全面和综合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是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实践教育是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实践机会,例如实习、工作坊、项目等,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传媒行业的工作流程和规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加强实践教育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使其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实践方案。

结语;

传媒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变化的行业,需要具备多元化的人才和创新能力。传媒人才培养改革是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推广跨学科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是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策略。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应行业发展的优秀传媒人才,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晓娟. 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策略研究[J]. 大众传媒, 2019(03): 123-124.

2. 张丽. 传媒人才培养改革探析[J]. 现代传媒, 2018(12): 97-98.

3. 刘芳. 浅谈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策略[J]. 广告创意与传媒, 2020(09): 73-74.

4. 王亚男. 建立多元化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J]. 华东传媒, 2017(12): 110-111.

5. 王丹. 传媒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 现代传媒, 2019(02): 94-9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3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国际传播视域下地方高校传媒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立项编号【SQ202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