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有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有效应用

陈永军宫宇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  河北省承德市068450

摘要:通过使用生物技术,能防止森林中的植被受到病虫害的大规模破坏,也让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及维护,因此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技术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及较大的价值。本文对此进行探索,思考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及重要的价值,思考其应用的途径及思路,希望可以更好的发挥生物技术的应用优势,让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水平及效率得到增长。

关键词:生物技术;森林病虫害;病虫害防治

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生物技术的使用,不但避免了对于除害地区的植被造成的损害以及影响,同样也对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更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更顺利,实施更持久。因此将生物技术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环节意义重大,成效较高,本文探索和思考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有效应用途径,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价值

生物技术是将当前的生命科学作为前提和基础,和其他的学科基础相互配合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技术方法,生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之前的规划和设计对生物实施相应的改进或控制,也可以按照预期的规划和计划的方案对生物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更符合人类需求的一些产品,或者是实现某个任务,达到某个项目目标。生物技术涉及到人们对于微生物的使用,其中也会包括对于动植物的利用,针对于原材料进行加工的技术方法,比如说发酵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等,可以说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将生物技术用于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有着独特价值,特别适合农药防治技术,相比将会发现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产生的污染更小,也不会残留下毒物,更能保证森林以及周围动物的安全性。这主要是由于生物技术使用的是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克制关系,以及生物的代谢产物,在此基础上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根本目的及要求。

二、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一)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和传统的化学农药技术相比较,生物农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消灭病虫害问题,但生物农药中不包括化学成分,也不会对于人类本身或者是其他的畜牧以及生物造成伤害,更加不会污染生态环境,因此生物农药技术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环节独具优势,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作用。

首先可以应用昆虫病原病毒。主要是将其用于针对一些对害虫存在着致命作用的病毒的研究工作中,能彻底对害虫杀灭,也能降低害虫对于森林造成的破坏和威胁。而借助于昆虫病原病毒制作成的杀虫剂,不但能呈现出更加优良的杀虫效果,又不会对周围的环境或者是人体本身以及畜牧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加不会残留任何毒素,因此将这种昆虫病原病毒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也属于生物技术研究的新方向和新内容,是一种更加绿色环保且无污染的农药类型[1]

其次可以利用昆虫病原细菌。微生物感染问题对于昆虫的影响较大,致死率较高,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微生物感染之后会导致昆虫的死亡率接近于百分之百,因此可以对昆虫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整,减少昆虫对于森林作物的生长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在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使用环节,就可以将引发微生物感染病的细菌作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人工的培育以及克隆,进而形成生物杀虫剂,将其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另外可以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其他的生物杀虫剂体现出差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最为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并不是要杀死病虫害,而是要针对病虫害的发育期进行干扰和破坏,让病虫害无法实现正常而稳定的生长和发育,也能让病虫害的生存能力相应下降,更能使其在短时间内死亡,让整个病虫害种群得到消灭。

最后可以使用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原真菌是微生物农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将昆虫病原真菌制作成沙虫聚剂,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环节,可以针对病虫害进行更有效的杀灭,因此针对于昆虫病原真菌进行的深入层次研究,自然就会成为未来生物农药领域研究的重点[2]

(二)鸟类的防治技术

对于森林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鸟类的引进来实现,让病虫害的处理成效更加优良,特别是在使用这种鸟类防治技术和手段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相对更加明显的经济性成效,又能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及环境进行保护,让整体的平衡性符合相应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鸟类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当对受害的林区特点产生充分的了解,也就是说要引进将该林区害虫作为主要食物的鸟类,并确保这些鸟类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不是林区害虫的生物实现迅速的繁衍,让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成果更好[3]

(三)引进天地昆虫的技术

针对森林病虫害问题进行的防治需要遵循治理为主、防范为辅的原则,如果爆发了森林病虫害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抑制和处理,但是如果并没有爆发森林病虫害问题,就需要结合林区可能会存在的病虫害以及过去爆发的病虫害信息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更加科学而合理的防护方案,特别是要引进天敌昆虫。也就是说要将林区内部的昆虫种类作为基础引进,将这些病虫害为作为食物的特殊捕食性昆虫,让昆虫的捕食天性得到相对应的利用,也能让本地区天敌昆虫的种类增加,数量增长,对害虫的数量做进一步的抑制,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根本目的顺利实现。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单纯森林进行改造,要使之转变为杂交林,为捕食性昆虫的顺利生存以及繁衍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更好的环境

[4]

(四)生物酶防治技术

很多生物体内都有着特定含量的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保证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从而对外来蛋白水解酶造成生物体的影响和危害进行抵制和防范。生物蛋白酶抑制剂主要就是借助于昆虫肠道内部的蛋白活性作用对其消化系统造成相应的破坏,让昆虫的消化功能丧失,让昆虫体内的氨基酸严重缺乏,因此对昆虫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干扰,让昆虫最终死亡。借助于生物酶技术的应用,让杀虫的效果更加优良,也促进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目标的实现,将其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具有极大优势[5]

结语:

总而言之,病虫害对于森林中林木生长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以及影响病虫害的扩散以及外延,让林木的存活率相应下降,也让林木的产量随之而得到了控制,防止其对于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借助于先进的生物技术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技术成本相对比较低,整个方法相对更加安全,不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适合于大量的普及以及推广应用。此外,使用生物技术的过程中要尽量遵循物种的多样性原则,提高物种使用的成效,并构建相对更加稳定的生物结构和体系,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针对病虫害的预防以及控制的要求和任务,让病虫害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和顺利。

参考文献

[1]孙海龙.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有效应用[J].新农业,2023(02):31-32.

[2]侯真珍.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合理应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03):61-63.

[3]阮昌梅.生物防治技术在柞水县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10):188-190.

[4]李建华.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新农业,2022(06):32.

[5]梁盛华.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22,51(0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