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圆柱木模板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2
/ 2

建筑圆柱木模板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

徐万强

身份证号:511602198502212517

摘要:目前,建筑圆柱的施工中常用的传统木模板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平整、易变形、施工周期长等。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以提高建筑圆柱木模板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通过对传统木模板的分析,结合现代加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应用,设计出一套综合性的加固体系,并实施了相应的试验和实地施工。结果表明,该新型加固体系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木模板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圆柱木模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施工周期。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加固体系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效果评估,为建筑圆柱木模板施工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建筑圆柱;木模板;加固体系;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圆柱木模板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模板系统,特别适用于圆柱形结构的施工。然而,传统的圆柱木模板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模板刚度不足、稳定性差等,容易导致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圆柱木模板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需要研发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出现了一些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通过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的创新,解决了传统圆柱木模板的缺陷。新型加固体系采用了更坚固和稳定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增强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少模板变形和倾斜的可能性。

1.新型加固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圆柱木模板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适应性强的加固体系。考虑到圆柱的曲率和平整度要求,采用合适的结构布置,如纵向加固梁、横向加固环等。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锚固点的位置和数量,以保证加固体系可靠地连接到圆柱木模板上。选择适当的加固材料,如钢筋、钢板、复合材料等,用于增加圆柱木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在选择材料时,需考虑其耐久性、施工便利性和经济性。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材料试验和性能评估,确保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根据圆柱木模板的具体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设计出适合的加固方法。例如,在纵向加固梁的设计中,需要确定加固梁的位置、尺寸和间距,并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在横向加固环的设计中,需要确定环的大小和数量,以及连接到木模板上的方式。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评估加固体系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可以确定加固体系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分析结果,可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加固效果和施工性能。结合加固体系的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加固体系的正确安装和调整,防止误差积累和变形发生。同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修复。

2.施工方法

2.1加固体系搭建

在开始加固体系搭建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清理和检查圆柱木模板的表面,确保其干燥、清洁和平整。然后,准备所需的加固材料、工具和设备,并组织好工作人员。根据圆柱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合适的加固体系布置方案。确定加固梁或加固环的位置、数量和间距,并确保其能够覆盖整个圆柱的表面。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支撑架或其他辅助设备来支持加固体系的搭建。根据加固体系设计方案,在圆柱外表面固定加固梁。首先,标示出加固梁的位置和长度,并确保它们与圆柱木模板垂直。然后,使用合适的连接方法,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将加固梁固定在圆柱上。对于较大的圆柱,可能需要进行多段加固梁的安装,确保全面加固。对于较长的圆柱,可能需要在纵向加固梁之间设置横向的加固环,以增加整体的稳定性。根据加固体系设计方案,安装横向加固环。首先,在加固梁的位置上标示出环的位置,并确保其垂直。然后,将环与加固梁连接,使用适当的固定方式,如焊接或螺栓连接。在加固体系搭建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整和修复,以确保加固体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及时检查和调整加固梁和加固环的位置、尺寸和连接点,确保它们与圆柱木模板紧密连接且符合要求。在加固体系搭建完成后,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测,如尺寸、位置和连接的合格性。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以确保加固体系的质量和安全性。

2.2圆板模板的安装和调整

在开始圆板模板的安装和调整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圆板模板、支撑架、螺栓、螺母等材料和工具,并组织好工作人员。在圆柱基座或地面上设置支撑架来支持圆板模板的安装。支撑架应稳定可靠,并且能够调整高度以适应圆板模板的安装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将圆板模板放置在支撑架上。确保圆板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并确保其与圆柱相贴合。使用螺栓和螺母将圆板模板固定在支撑架上。在固定过程中,需要确保螺栓和螺母的紧固力适当,以确保圆板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圆板模板的调整,以确保其与圆柱木模板紧密贴合并满足几何要求。通过调整支撑架的高度、添加垫片等方法,可以实现圆板模板的水平和垂直调整。在圆板模板安装和调整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确认。检查圆板模板与圆柱木模板之间的连接、紧固件的安全性和支撑架的稳定性等。确保安装完毕的圆板模板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必要的试验和监测,以验证圆板模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例如,进行荷载试验或使用监测设备进行变形监测。根据试验结果和监测数据,对圆板模板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修复。

2.3浇筑混凝土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原材料,例如水泥、砂、骨料等,以及水泥搅拌设备、输送设备和工具。将水泥、砂、骨料和适量水按照设计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直到混凝土均匀一致,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坍落度。根据设计要求,修整并调整圆柱木模板,以确保其与加固体系和混凝土浇筑表面的贴合度。使用适当的脱模剂,涂抹在模板表面,以便在混凝土硬化后方便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清洁并润湿圆柱木模板的表面。用清水冲洗模板,以去除尘土和杂质,并确保模板表面湿润,以避免吸水过多。在准备好的模板内,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逐渐填满整个模板空间。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动,以排除空隙和空气,并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在混凝土还未完全凝固之前,使用工具进行表面平整和抹光。根据设计要求,可采用刮板、抹子等工具,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且无明显缺陷。在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确保其正常硬化和强度的发展。主要措施包括覆盖湿布、喷洒养护剂、适当浇水等,以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结束语

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为建筑圆柱木模板的施工带来了显著的改进和提升。通过采用坚固稳定的结构形式和优化的施工工艺,解决了传统圆柱木模板在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为建筑圆柱木模板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提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吕慧,徐凤山.圆柱木模板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38(6):226-230.

[2]张海阳,陈志刚.圆木模板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研究进展[J].建筑施工,2020,40(5):146-151.

[3]刘欣,王正府.圆柱木模板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住宅科学,2019,35(10):84-88.

[4]李明,白雪.圆柱木模板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建筑技术,2018(10):95-99.

[5]孙明明,韩瑞玲.建筑圆柱木模板新型加固体系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4):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