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赵华东

广州市从化珠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最终的执行效果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过程中存在不可控的因素及风险是正常的情况。就当前发展实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的风险管控还存在较大的空缺和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展开妥善解决。施工管理能够对风险防控起到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如果无法做好风险管控会影响到建设成本,也会拖慢施工进度。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自觉承担相应责任,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贯彻与践行,在思想上加强重视与认知,把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消除可控风险和危机,提高建设工程的执行顺利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风险分析;防控措施

引文:在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建设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与日俱增,不断扩大,存在的管理问题也相伴相生,层出不穷。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我们需要展开工程管理风险的识别,采用科学的方式和评价方法正确辨别风险、定义风险,并且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一线从业者和管理者需要积极承担岗位责任和义务,落实主体职责,在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过程中找到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方法,了解风险管理的定义并提高风险管控意识,为人民群众贡献又好又快的高质量工程。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风险

(一)标价风险

标价风险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常见也是最高发的风险,有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更高的收益,经常在招投标环节找到一些法律缺口,钻空子获取低价施工权。在目前的招标投标市场中,有些企业降低成本,以非常低的价格中标,在建设实践过程中资金链容易短缺或出现设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不仅影响施工企业的总体利润,也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设立程度。企业和建筑单位合作的时候需要签署固定总价相关合同,固定总价使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考虑到自身的利润和盈利空间,有些企业会采取违法的方式降低工程造价,埋下了一系列施工隐患。

(二)合同风险

建筑行业的不同单位若要达成合作,需要签订法律文书,这种法律文书称之为建筑合同。合同签订的时候如果存在一些问题就有可能会出现风险,比如信息填写不清楚、不完整,数据表述错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明确会导致相互扯皮,建筑项目完工后不能及时支付尾款,也不能帮助双方有效履行合同义务,在分包施工的时候工程没有分包出去,延误了工期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了业主工作的效率,还有些合同中存在语言表述不清楚的问题,这些都容易造成项目建设出现危机。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使用正确的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的使用有利于确定风险种类,采取适应的应对策略,因此它非常重要。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层次分析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技术[1]。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可以称之为统计实验法,它是以高数中的统计模型作为计算原理,通过对大量的伪随机数据模型进行模拟验证,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且找到这些不确定性多发于哪些方面,对应到各类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值。这种方法要求计算机软件的配置较高,但是时间较短,方便省事。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经常被运用在金融资产工具的定价之中,在工程领域的运用也逐渐广泛了起来,它的运用能够建设环境友好型工程和资源节约型工程,作用甚大;层次分析法是多目标决策法,它的特点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打造判断矩阵,单层次和总层次可以科学的排序,明确资金要素、设备要素、环境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构成以及它们对总目标的影响,计算出数值权重,得到优中选优的方案,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直观的数据量化方法降低工程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技术也是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方法,它的原型是模糊数学隶属度概论,它可以把定性评价转换为折中的定量评价,用数字化的模型模糊的估计具体事物的总体轮廓,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施工过程存在的边界不明确问题或外延不清晰的问题,它可以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管理要素、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等不同的角度展开具体分析,了解产生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影响。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适合运用在对安全风险的评估中。

(二)提升风险防控意识,严格管控施工设备

在思想意识层面需要进行培训和劝导,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展开合理处置,单位方面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者的培训,提高风险管理者自身的安全意识,通过开展防范宣传工作,防止风险一再出现,也能把部分风险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之中[2]。除了加强风险防控意识之外还要做好施工设备的管理,预防危险事故的一再发生。施工机械和施工设备是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因此加强设备的控制非常关键,在很多情况之下,有些建筑工人不按照规定的流程装卸设备或替换零件会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作,因此在设备拆除或清洗之前需要安装适当的辅助设施,确保人员安全。设备拆除也需要做好安全防护,使用前要检查机械性能,查看其是否能正常运作。除此之外,要注意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塔式设备,这种设备由于经常高空作业容易遭受严重磨损,如果长期连续不停用,就容易出现机械故障或零件打滑,为了使设备的安全性提升,防止工人从高处摔落,需要搭好脚手架并及时拆除,防止工人意外受伤。

(三)做好对资金风险的规避

建筑工程在整个投资管理的过程中应对着各种类型的风险,资金风险也是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首先要评价风险的实际情况,如果风险太大可以选择暂时放弃项目,在具体开工之前,如果发现该项目存在诸多风险并且不可控,那么这时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承担保险,这时项目管理者则需要优先考虑是否放弃这个项目,直接免除风险;其次,项目可以暂时停止。在项目开工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受到各方面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变化,在展开风险评估之后如果确定项目面临着无法挽回的风险且超过可承受、可允许的范围,为了让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沉没成本,这时就应当果断暂停这个项目,防止出现更大的经济危机和损失,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补救。

(四)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

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是建筑工程风险控制中最常见的思路,随着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从粗放到精细化模式的转换,应对风险的方式开始演变成了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的结合[3]。首先,风险规避是一种主动防御性和放弃性的姿态,通过前期量化考察可以发现,如果风险太高高过了自身可承受的水平,可以不承接该项目来把损失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也放弃了预期可能会产生的经济收益,但是直接放弃了风险也是不错的方法;风险转移的中心思想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风险转移方式包括合约转移和保险转移,双方可以签署免责协议和赔偿合同,预先和材料提供商、业主等主体展开协商,告知该项目可能会存在的潜在危机,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保险转移则指的是和保险公司通过签订保险合同分担建筑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目前工程保险是较为常用也较为有效的风险分摊方式,常见的有团体意外险、建筑工程一切险等,这些保险措施都能够为风险的降低提供补救思路,发生风险时可以及时索赔,降低损失。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出现风险可以通过正确的管理手段来规避,有关工作者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风险概率,提高建筑工程的运行顺利度。

参考文献:

[1]沈丽艳.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风险因素及防控措施[J].现代企业,2023(08):73-75.

[2]陈美灿.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4):116-118.

[3]吴常青.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居舍,2022(0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