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分析

孟超

身份证号码:620103197808181054

摘要:随着工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对电子仪器仪表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使用电子仪器仪表过程中会存在管理不当的情况,导致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精度。为了更好地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的管理以及计量的检测工作,确保所使用的电子仪器仪表精度符合要求。

关键字: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计量检测

导言

在我国工业生产领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用途的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提升现有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在实际测量中的精度,同时保证所有最终计量数据准,对现代工业生产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有部分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准确性、稳定性不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较高,还有一部分生产企业在使用电子仪器仪表设备时缺少足够完善的管理手段,导致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发展受阻。为进一步提升电子仪器仪表设备使用精度,杜绝设备在正式使用期间出现故障问题,生产企业需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对自身拥有的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出现的经常性故障问题加以科学分类,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案,设定科学管理模式,确保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保证电子仪器仪表在完成计量任务时可以发挥实际效用。

1电子仪器仪表计量检测的意义

计量管理、检测工作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促进了电子仪器仪表快速发展,产品类型日趋多样化,计量技术含量更加凸显。截至目前,大部分计量检测设备均实现了电子化,甚至部分设备完成了电子化向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计量管理、检测工作的整体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附属成本。其次,新时代背景下,新型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大量涌现,让企业计量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同时,计量准确性、灵活性及公平性得到了充足保障,在产品交易、经济活动中能够保证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从企业生产实践角度进行分析,以计量管理为基本出发点、以计量检测为导向,有效掌控企业的运营管理及生产实践,切实降低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措施分析

2.1仪器仪表设备计量流程优化

现代企业,在使用仪器仪表设备完成计量管理任务或者检测任务时,需要优化仪器仪表设备类型的最终选择与配置,应用到较多计量设备,所以,需要对自身的计量设备进行合理选择,保证选型科学性,同时,对所有计量设备展开更加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并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为计量设备提供精确的校准,并制定出更加科学、全面的检测方案,然后再将实际检测期间发现的各种不合格问题加以记录,并对计量设备采取合理的隔离处置。这样既可以提升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计量精度,同时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先进的系统化流程,实现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升级。首先,要建立起专门的主要流程环节账目;其次,是针对计量设备类型的最终选择,要保证全部计量设备都可以达到合格标准;最后,系统控制中心的账目修改、删除操作等环节。此外,企业还可以对自身掌握的不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效控制企业需要支出的管理成本,提升效益。

2.2设定固定计量检测周期

在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时,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仪器仪表设备使用频率较高,在实际使用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种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精准度进行确认,同时关注设备的鉴定周期,然后,予以严密检查,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则要立即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并进行必要维护,确保每一台处于使用状态的设备的工作稳定性,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做出明确分析,以此保证设备鉴定周期制定的合理性,保证应用到的各种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质量与精度都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如:现代技术企业的所有技术人员都需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按照仪器仪表设备表现出的使用特点进行分析,找出生产使用问题发生时的特殊情况并做出分析,判断设备精度是否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基于此,技术企业需要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仪器仪表提供周期性维护,确保设备使用效果,对检测精度做出明确要求,为设备设定科学检测周期,具体频率视情况而定,一般可设置在90-180天区间。企业还需按照实际使用情况,对设定好的检测周期加以必要调节,防止对企业后续阶段的正常运行带来恶劣影响,保证企业发展势头。

2.3仪器仪表的其他注意事项分析

常规情况下,在使用仪器仪表设备完成计量管理任务时,需对下述几方面事项提高关注。第一,为保证仪器仪表设备的实际利用效果,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发展目标,可制定出合适的有偿出租方案,在设备出租过程中,还需要为固定设备搭配相应的计量管理工作者,确保各种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具体使用信息能够记录明确。第二,电子仪器仪表设备中的线路、主体结构,如果发生任何形式的使用变动,都必须经专业人员的审核与管理部门的批准,对关键性技术的变革内容展开细致分析,企业需组织召开专门的研究会议,以此保证给出的改革方案具备合理性,在方案通过部门批准后,才能正式在具体应用中实施。最后,企业需进一步改进预设方案,所有环节的数据内容都要进行详细记录并建档保存,为未来阶段的设备使用积累经验。

3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检测工作具体优化措施

3.1检测流程标准化设置

企业,需要为自身生产需要应用到的各种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先进管理流程,为仪器仪表设备的使用提供更加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科学的制度管理手段,强化现有仪器仪表设备的实时管理力度,保证设备工作水平可以达到理想状态。

3.2设定科学的检测周期

仪器仪表设备属于消耗性物品,自身使用寿命存在限制,因此,在仪器仪表设备的正式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设备的具体使用频率和使用精度要求,专门制定检查周期,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所有的电子仪器仪表设备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还要为所有电子仪器仪表提供不定期检查和必要维修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处于使用状态下的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可以得到有效维护,保证计量精准度,保证设备在鉴定周期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3设定科学的计量工作责任机制

以仪器仪表设备在实际计量管理工作和检测工作中的应用为主体,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配备的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专业的计量人员可以保证每项电子仪器仪表设备操作的规范性。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在完成计量工作的过程中,对计量工作全过程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合理监督与管理,确保计量检测结果准确性、管理操作合理性,才能够达到提升检测效率的目标,借助责任制管理模式,实现对工作责任的进一步落实。

结束语

随着电子仪器仪表的广泛应用,其作为一类必备的计量工具,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其精度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不过由于我国对电子仪器仪表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严重影响到其使用的精度与效率。因此,为了确保电子仪器仪表在应用中的精度与质量,必须对其计量管理与计量检测工作进行加强。以此来促进我国工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瑞,汪善盛.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意义[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8):132-133.

[2]张奎.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意义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16):203.

[3]吴伟,周龙.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8):39-40.

[4]柴小丽.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意义[J].电子世界,2019(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