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点源污染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 2

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点源污染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杨广军1姜华峰2

1盱眙县黄花塘水利服务站 江苏盱眙211700  2镇江市华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3

一、背景技术

黄土高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造成饮用水水源地出水量很不稳定,但是在淤地坝地区,水资源丰富,尤其在上游植被较好的区域淤地坝库内的水质也较好,淤地坝蓄水水质能满足牲畜、家禽及渔业养殖的需要,也可利用坝库区蓄水量作为坝控区人饮工程的补充水塬,以缓解当地用水短缺现状,促进当地淤地坝水资源多元化利用进展步伐。

但是在淤地坝坝控区,由于上游人类生活和特色养殖对水环境造成点源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降雨后,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流入淤地坝库内,对坝内水质造成严重污染,由于居民居住分散,将生活污水纳入污水管网进入水厂集中处理成本较大,在淤地坝坝控区村庄实用性较差。

二、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点源污染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点源污染水处理系统,包括分散布设在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村庄的多个污染水收集槽,两到三个污染水收集槽通过管道连通一个纳污池,纳污池布设在淤地坝坝控区村庄较污染水收集槽低处,便于污染水收集槽内的污染水能自流入纳污池内;

纳污池旁设置有堆肥场,纳污池通过第一引水管连通有滞洪池,滞洪池通过第二引水管连通有蓄水池,蓄水池通过第三引水管与村庄低处种植地连通。

1、蓄水池外还开设有种草沟,蓄水池内的水通过种草沟连接至淤地坝库区,完成处理后水的排放。

2、纳污池与第一引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

3、第三引水管的进水口连接在蓄水池的中上处,在蓄水池与第三引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升降式调整阀。

4、滞洪池内悬挂设置有多个生物膜,生物膜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供水处理微生物附着生长,用于完成微生物的繁殖和微生物处理净化水质。

5、纳污池、堆肥场、滞洪池、蓄水池和种草沟的外侧均布设有生物篱。

(二)一种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点源污染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的村庄内布设多个污染水收集槽和纳污池,用于将污染水收集槽内的污染水自流入纳污池内;

S2、在纳污池旁布设有堆肥场和滞洪池,纳污池内的污染水进行自沉淀处理,堆肥场用于将纳污池内的沉淀物清理出后堆肥沤肥使用,滞洪池通过第一引水管与纳污池连接,用于将纳污池水自流进入滞洪池内;

S3、滞洪池内悬挂设置有多个生物膜,用于完成微生物的繁殖和微生物处理净化水质,滞洪池通过第二引水管连通有蓄水池,用于将经过微生物处理的水引入蓄水池内;

S4、在蓄水池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升降式调整阀,在每个出水口处分别连通有第三引水管,第三引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种植地内,用于完成种植地的灌溉;

S5、在蓄水池布设处与淤地坝库区之间还开设有种草沟,超过蓄水池蓄水量的水通过种草沟排放至淤地坝库区,完成处理后水的排放。

优选的,纳污池与污染水收集槽的数量比为1:2~3,且纳污池的布设高度低于污染水收集槽低处,纳污池与相邻的两到三个污染水收集槽连通。

优选的,污染水收集槽、纳污池、滞洪池、蓄水池和种草沟按照布设村庄的顶部至沟底由上至下依次布设,且蓄水池布设高于种植地。

优选的,在蓄水池和种草沟内分别种植有净化水植物。

三、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污染水收集槽;2-纳污池;3-第一引水管;4-堆肥场;5-滞洪池;6-第二引水管;7-种植地;8-第三引水管;9-蓄水池;10-种草沟;11-淤地坝库区;12-生物篱。

四、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点源污染水处理系统,包括分散布设在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村庄的多个污染水收集槽1,污染水收集槽1根据村庄内居民的居民密度进行布设,且其为开口设置,地表雨水能通过污染水收集槽1的开口流入污染水收集槽1内,能减小地表径流对黄土区坡面的冲刷,居民自家的地下污水管与污染水收集槽1连通,用于将生活污水及牲畜养殖粪便收集到污染水收集槽1中,能减低生活污水的无序散排对坝库区水质造成的污染。

两到三个污染水收集槽1通过管道连通一个纳污池2,纳污池2布设在淤地坝坝控区村庄较污染水收集槽1低处,便于污染水收集槽1内的污染水能自流入纳污池2内,通过纳污池2将居民生活污染水进行集中收集,在其内部进行沉淀处理。

纳污池2旁设置有堆肥场4,堆肥场4用于将纳污池2内的沉淀物清理出后堆肥沤肥使用,便于居民将生物肥进行收集。

纳污池2通过第一引水管3连通有滞洪池5,为了避免固态杂质通过第一引水管3进入滞洪池5内,纳污池2与第一引水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通过滤网将固态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固态杂质流入第一引水管3内造成管路的堵塞。

滞洪池5内悬挂设置有多个生物膜,生物膜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供水处理微生物附着生长,用于完成微生物的繁殖和微生物处理净化水质,进行水质的第一次净化处理。

滞洪池5通过第二引水管6连通有蓄水池9,蓄水池9和种草沟10内种植有净化水植物,完成水质的第二次净化处理。

蓄水池9外侧连通有多个第三引水管,第三引水管8的进水口连接在蓄水池9的中上处,在蓄水池9与第三引水管8的连接处设置有升降式调整阀,利用升降式调整阀能调整出水的高度,便于对蓄水池内外流水的深度进行控制。

蓄水池9通过第三引水管8与村庄低处种植地7,种植地7为居民农业种植用地,通过蓄水池9能完成灌溉作用。

蓄水池9外还开设有种草沟10,种草沟10内也种植有净化水植物,用于完成水质的第三次净化处理,蓄水池9内的水通过种草沟10连接至淤地坝库区11,完成处理后水的排放。

为了增加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在纳污池2、堆肥场4、滞洪池5、蓄水池9和种草沟10的外侧均布设有生物篱12。

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点源污染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的村庄内布设多个污染水收集槽1和纳污池2,用于将污染水收集槽1内的污染水自流入纳污池2内,纳污池2与污染水收集槽1的数量比为1:2~3,且纳污池2的布设高度低于污染水收集槽1低处,纳污池2与相邻的两到三个污染水收集槽1连通;

S2、在纳污池2旁布设有堆肥场4和滞洪池5,纳污池2内的污染水进行自沉淀处理,堆肥场4用于将纳污池2内的沉淀物清理出后堆肥沤肥使用,滞洪池5通过第一引水管3与纳污池2连接,用于将纳污池2水自流进入滞洪池5内,

为了避免固态杂质通过第一引水管3进入滞洪池5内,纳污池2与第一引水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通过滤网将固态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固态杂质流入第一引水管3内造成管路的堵塞;

S3、滞洪池5内悬挂设置有多个生物膜,用于完成微生物的繁殖和微生物处理净化水质,滞洪池5通过第二引水管6连通有蓄水池9,用于将经过微生物处理的水引入蓄水池9内;

S4、在蓄水池9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升降式调整阀,在每个出水口处分别连通有第三引水管8,第三引水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种植地内,用于完成种植地的灌溉;

S5、在蓄水池9布设处与淤地坝库区11之间还开设有种草沟10,超过蓄水池9蓄水量的水通过种草沟10排放至淤地坝库区11,完成处理后水的排放。

为了便于完成生活污水完成自流处理,降低布设成本,污染水收集槽1、纳污池2、滞洪池5、蓄水池9和种草沟10按照布设村庄的顶部至沟底由上至下依次布设,且蓄水池9布设高于种植地7。

五、技术效果

通过黄土区淤地坝坝控区的上游村庄内布设有有多个污染水收集槽,将村庄内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分散收集,然后导入纳污池内,在纳污池内进行沉淀过滤,纳污池旁边设置堆肥场,堆肥场用于将纳污池内的沉淀物清理出后堆肥沤肥,纳污池还连接有滞洪池,滞洪池内设置有微生物膜,用于将污水进行微生物处理,然后将水导向蓄水池通过蓄水池处理后的富营养水输送向种植地进行灌溉,最后多余水通过设置的种草沟再次净化后排入库区,直接利用地形条件通过自流进行水质净化,施工方便,修建成本不高,且能避免污水及污染物不能及时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水质资源,有效的防止了淤地坝库区的水质污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