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学情境,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创设数学情境,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

郭可妍

清远市清城区后街小学 广东省 511500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就是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习的评价三者一致,也是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命题专业的命题、测试一致性与目标保持一致。本文在这里就以教学评一致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深入应用,提出构建大情境连接生活,设置问题引导思考等策略,与时代的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儿童,使之能够将数学知识用之实践,实践经验提升数学水平。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一致性主要在于要求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课堂的教学评价三者之间处于一致的状态,其中教师教学要求是针对学习目的来进行,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学习目标来进行,最后课堂教学评价是针对学习目标的评价。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老师更加科学的备课、教学,也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教学评一致性对于小学数学应用的必要性

教、学、评共享学习目标,才能达成一致性。不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践角度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有一定的教育必要性。首先,教学评一致性不同于之前的简单知识传授等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明确、清晰且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可行的目标,并且能够知行合一,能够围绕目标不断研究实践,将教、学、评价三者结合其次,教学评一致性蕴含的丰富方法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去主动进入到数学学习的环境中。再者,在现今新课标教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符合我国对当代小学生新课程标准的设定,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风格来实现帮助学生全面拓展的目的,符合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精神。

二、教学评一致性下小学数学的情境创设策略

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就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或者算术题的情境教学,而是需要构建一个整体的大单元目标,创设符合单元目标的大的生活情境,囊括多项知识点并能够串联成线。在大情境下开展知识点的老师情境教授、学生主动学习和评价互动。

(一)构建情境目标设计

教学评一致性下构建大情境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备课。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才能进行针对性的任务布置。为此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确定一个单元的整体目标。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教师们首先要确定是在整个单元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才能明白需要构建一个怎样的情境环节。特别是在新课的学习方面,确定学习目标的方式多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

例如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这一课时,通过全班整体测试,可以发现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计算方式,那么原有的粗略的学会计算的目标就并不适合学生。所以重新制定了教学目标,结合大情境教学,那么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大情境,就是经营一个超市。而在这个大情境教学中,设置多个角色,包括超市老板、收银员、供货商、顾客等多个角色。情境的目标就是在经营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不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算理;在横式竖式的比较中感受竖式计算的价值,掌握笔算方法,以此来做好超市的资金流转工作。这个学习目标在大情境下不仅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教学更具有方向性,而且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逆向设计评价任务

教学评一致性的另一个大板块就是学和评,这个过程就是师生互动最频繁和最明显的环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这一策略可以显著促进双方的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够让老师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互动形式,让所有老师深刻体会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分解教学目标,在课堂层面去确立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与要达到的目标,需要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可评价。

首先在备课方面,要更好地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论做好学期备课与单元备课,完成学期教学内容的整体建构与单元闭环式任务设计。除了要对备课内容进行整体建构,任务单的设计也是备课的重要一环。要在原有的任务单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的研究,让任务单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先学后教。基于真实的数据来把握学情,将任务单用到实处。

其次进行分层任务设计更有助于进行科学的评价。在教学中,需要依据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来设置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北师大教材四年级的除法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问题的多层次。让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实现对该知识理解的需求,符合其理解的深度,从而实现精准教学。如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个问题设置时,第一层次是从整十数中选择,这个问题主要针对基础层次的学生;第二个层次是进一步作出思考,例如39、413等这些具有难度的数字,这个层次可以由掌握一定基础的学生来回答;第三个层次就是拿一个数与相乘的结果做对比,由资质较好的同学进行作答和思考。通过分层的任务,开展鼓励性的评价,在得到鼓励性评价之后进一步激发探索更难程度问题的好奇和兴趣,实现有效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提升自己研究课堂内容、设计课堂环节以及在什么时间进行评价、怎么进行评价方面的能力,做好评价的时机合适、内容恰当,能够在课堂中适当的让学生有主动表现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给予积极的反馈。

(三)优化情境活动设计

老师设计课堂教学,要根据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课堂评价高度匹配学习目标。明确目标中的行为主体——谁学,行为表现——学到什么,行为条件——怎么学,表现程度——学到什么程度。通过交流讨论的形式对于给出的目标案列一一分析。并能根据学习目标来设置评价任务,强调学习任务对学习目标的指向。同时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防止学生被其他无关的情境要素打扰。

构建教学活动的情境设计时,要注意素材的选择。对日常生活素材的开发和利用生活化的素材是最关键的。针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可能很多学生都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在做题上往往是很慢、效率低且计算总是出错。为此在大情境下,教师需要了解收集学生日常在小超市或者小卖部爱买的一些东西,他们是怎么跟老板付款的,怎么选择商品的,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结合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的引导,进一步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并且帮助师生之间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以此来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们应当明确认识到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学习效率带来的提升,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理念,促进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蒋荷花.刍议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艺术[J].成功:中下.2017,(18).116.

[2] 张丽丹.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学评的一致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9,(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