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有哪些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有哪些影响因素?

陈景松

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 644600

摘要: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物质生活改善带来的饮食结构调整,以及生活习惯改变,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相关因素引发的比较重要的疾病类型,通常来说,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只要及时实施合理治疗,往往都能够有效改善其预后,但部分患者也会出现院内死亡现象。本文对当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介绍,期望减少院内死亡。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影响因素

1 院内死亡与患者年龄

      患者的年龄被认为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一项影响因素。实际上以往的临床研究之中已经证明,如果患者年龄越大,其急性心肌梗死后院内死亡的风险将会更高,原因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存在会增加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同时也可能导致其病情的加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出现不典型的胸痛症状的时候,对其的诊断可能也会花费较长的时间,而受此影响,对相关个体执行救治的时间也会受到影响,众所周知,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的时候,其救治的及时性将会直接影响预后,在这种情况下,最终会增加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年龄较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冠状动脉堵塞的现象也相对更为严重,同时这些患者可能还合并多支冠脉病变,因此病情得复杂程度更高,并情进展速度更快,实施救治的时候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复杂。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年龄更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时候可能不适宜或是无法进行再灌注治疗,进而增加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当然,年龄作为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也由于其特殊性和客观性,在治疗过程中无法进行改变,所以当面对年龄较大的患者的时候,需要对其病情进行及时发现,同时适当采取提前治疗和干预的措施,才能起到降低其院内死亡可能性的效果。

2 院内死亡与性别

     性别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关键因素,以往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出,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约为3.3%,而女性医院内死亡率则达到7.7%左右,约为男性的2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首先女性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年龄一般都高于男性,在前文已经阐述了年龄与患者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年龄更大的条件下,女性患者的死亡率会更高。其次,女性在发病的时候,其缺血症状通常不典型,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从而增加其死亡率。最后,女性在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方面会更高,可能导致对其的治疗及时性不足,从而错过再灌注治疗的黄金时间。除了上述因素之外,院内死亡可能也与女性的激素分泌情况有关,女性的雌激素生理上可以实现对血管形成保护的作用,因此在绝经前的女性群体之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比率显著更低,而在绝境之后,女性的雌激素将不再分泌,由此将导致其血管不再受到保护,从而增加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所以临床工作之中除了需要加大对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视程度之外,还应当从其年龄的角度来对其预后进行评估,并根据对应影响因素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

3 院内死亡与糖尿病

     糖尿病本身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而从院内死亡的角度来看,糖尿病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不是主诉,因此容易导致患者对疾病的忽视,只有在出现比较明显症状的时候,才会主动就诊。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也缺乏规范化的血糖控制管理系统,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存在大量血糖控制不达标、长期高血糖导致血液粘滞度增加的患者,而在这种情况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现象会逐步加重,甚至引发多支冠脉血管的病变现象,增加其病情的复杂性并导致治疗工作的延迟。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心血管病变现象还会对冠状动脉微血管和心肌细胞形成累及,导致其出现隐性的心肌缺血,这种病理变化会极大地降低其冠状动脉的储备能力,并加剧心肌病变的范围。此外,糖尿病的存在还会对患者的肾脏功能形成危害,导致其肾脏微循环出现障碍,这种病变由于缺乏明显症状,所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性也比较低,而这些情况会让患者在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之后,出现更高的死亡率。有鉴于此,在后续的工作之中,必须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控制,避免其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形成进一步的影响。

4 院内死亡与梗死部位

有研究按照心电图导联抬高的不同,在临床工作之中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梗死区域分为两个部分,即广泛前壁和其他部,并以此进行了对不同梗死部位与院内死亡之间的关联分析,相关结果提示,如果患者的前壁发生大面积梗死,则其院内死亡的比例显著更高。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患者的梗死部位与其院内死亡率之间是存在密切关联的,而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广泛前壁梗死会造成患者心肌细胞的大面积坏死,从而极大地降低其心功能。在广泛前壁发生梗死之后,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和恶性心律失常等,这些并发症都是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死亡的关键因素。在临床工作之中,相关人员需要基于患者的梗死情况和部位,制定合理的治疗工作方案,降低院内死亡率。

5院内死亡与血压、心率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后,患者的心肌细胞将会出现严重的缺血、坏死等现象,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其心肌收缩功能,患者的血压水平将会降低。而这种情况还会导致心脏代偿性地加快心肌收缩,以满足供血需求,但是患者的心率增加却会让左心室充盈周期减少,心脏的自身灌注将会降低,由此加剧心功能的恶化过程,在这个恶性循环之下,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会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在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充分的监测,并及时采取再灌注治疗,通过规范化用药来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进行控制,特别是需要再患者各项指标情况仍然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的时候,进行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以逆转心室的重构过程,保持心功能的相对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较为多样,同时一些影响因素在实际工作之中也容易受到忽视,针对这种现象需通过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流程,加强用药的合理性来改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