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改善手外科患者情绪状态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心理护理改善手外科患者情绪状态的效果研究

孙利敏

张家港市大新镇人民医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改善手外科患者情绪状态的效果。方法:随机挑选70例在本院接受手外科手术治疗病人参与2022年4月——2023年5月的对比研究,开展护理配合调查。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将先入院病人分入常规组,后入院病人分入实验组,每组35例。常规组实施基本护理,实验组增加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评分、睡眠质量和疼痛指数。结果:以情绪状态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以睡眠质量和疼痛指数对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外科治疗患者在心理护理下情绪状态改善良好,可提高预后质量,建议普及应用。

关键词手外科;心理护理;情绪状态;效果

    手外科是指手部的外科学,手作为人体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均相对复杂的器官,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很多手外伤病人其手部功能的暂时性丧失和对未来手部协调性、神经功能恢复的担忧会使其在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心理负担,强烈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素分泌,造成血压、心率提升影响治疗安全性,甚至造成病理性心理活动[1]。故而,手外科应重视起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以降低治疗风险为中心积极提供心理护理,减少病人应激反应。本研究围绕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线性资料

   随机抽样本院2022.04——2023.05内接受手外科治疗的患者就诊资料共70份,以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组,于常规组、实验组中执行不同护理内容。

常规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78岁、均值(47.25±5.77)岁;手术类型:畸形矫正8例、骨折复位14例、其他13例。实验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9-77岁、均值(48.00±5.45)岁;手术类型:畸形矫正8例、骨折复位13例、其他14例。数据比较P>0.05。

1.2方法

    常规组:手术治疗前后护理人员均按照医嘱为患者规范用药,精简、准确的传达医嘱,详细记录病例数据,监控体征数据变化监测手部功能改善,指导患者规范运动,计划合理饮食。

实验组:术前主动和患者建立沟通,告知情绪稳定对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性,告知手术注意事项,交流时态度亲和获得患者信任,建立信任方便心理护理的顺利进行,也能有效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源头,并予以针对性解决或疏导,提前告知手术的基本流程和预期理想治疗结果,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建设从而减轻心理痛苦。通过知识宣讲和成功案例讲解消除病人预后疑虑,树立康复信心才能使其更配合手术。建议其观看电视节目、听音乐来稳定血压、改善情绪。术后需建立一对一谈话空间让患者自由表达自身疑问和需求,术后疼痛者需及时按医嘱用药或用转移注意力方式减轻其痛苦造成的心理压力,保证病房的卫生和安静,让患者能更好的休息,若疼痛减轻不明显者可告知医生并考虑增用镇痛药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情绪状态(HAMA、HAMD)评分、睡眠质量(PSQI)和疼痛(VAS)指数。

1.4统计

实验指标使用统计学SPSS23.0软件处理,资料以(x±s)(n%)形式表示,采用T、X2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价值数据对比成立。

2.结果

2.1情绪状态评分

    表1中,实验组情绪状态评分更低,P<0.05。

1:情绪状态评分比较表(±s,分)

组别

例数

HAMA

HAMD

常规组

35

13.13±1.22

12.68±1.13

实验组

35

7.05±0.76

6.65±1.00

T

25.025

23.642

P

<0.05

2.2睡眠质量和疼痛指数

    表2中,实验组睡眠质量和疼痛指数更低,P<0.05。

2:睡眠质量和疼痛指数比较表(±s,分)

组别

例数

PSQI

VAS

常规组

35

10.45±1.27

4.41±0.71

实验组

35

5.00±0.54

2.25±0.58

T

23.364

13.939

P

<0.05

3.讨论

    手外科的治疗工作复杂、繁重且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很多患者的康复期望和需求也相对较高,因此手外科应配以相应高水平的护理工作辅助治疗工作促进患者的良好康复。心理护理工作是通过情绪引导、行为与语言干预来帮助病人消减心理压力,是改变其心理状态的生理护理过程。手外科治疗患者受伤后的彻底治愈需求和欲望相比其他科室更强烈,因此需及时提供心理护理指导,帮助其平复心情、放松身心,调节机体内循环状态减轻应激反应,从而促使身心状态均更稳定从而达到理想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情况。预后阶段通过心理调节促使患者主动配合临床工作,可实现尽早恢复健康的目的[2]

结果可见,实验组情绪状态评分、睡眠质量和疼痛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改善手外科患者情绪状态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雅. 手外科患者护理中优质服务理念的导入与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172-174.

[2]张晓华,周园. 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手外科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9,33(13):2337-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