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探究

朱慧

天津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群体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新形势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不断夯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的工作基础,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助力新形势下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校  高层次人才  发展党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高校高层次人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青年高层次人才入党是高校党委的重要政治任务,要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政治引领,增强服务保障,着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吸引进来、组织起来,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特征和重要意义

高校高层次人才指具有较高学历或在某专业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一般为在职的高知识群体,如教授、副教授、双高人员、博士学历(含在读)人员或硕士学历但在某些领域有比较突出贡献的人员等群体。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高层次人才群体总量不大,但其能力强、贡献大、社会影响力大、创造力强,在推动教学医疗科研进步、促进高校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高层次人才的修身自律作表率的良好个人形象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党员和职工有一定的凝聚作用。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加强高层次人才党员发展工作,是保持党员队伍生机与活力、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长远需要,是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加强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高校各级党组织虽然在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个别基层组织尚未把高人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些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对党的认识淡漠,入党积极性不够高;另一方面,高层次人才党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集中表现为一高三低,即高层次人才党员中年龄普遍偏高,中青年党员比例低,中青年骨干要求入党的比例低,一些部门和单位实际发展党员中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低[[2]]。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思想引导相对滞后。个别党组织由于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对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引导工作未能及时跟进,致使一些人对党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缺乏入党追求。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个别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对新时代的党员标准把握不够准确,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透彻;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方


法相对陈旧,不是积极主动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而是坐等上门,对高层次人才入党积极分子未能及时进行教育和培养,而是坐等成熟

3.个别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够凸显。有的党组织开展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个别高层次人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树立的典型少,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党组织在高层次人才中的向心力有所降低,吸引力有所减弱。

三、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创新思维方式,厘清工作路径

高层次人才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比较认同。他们文化层次高,社会影响大,治学严谨,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关注自我,注重业务发展。同时,高层次人才群体普遍自我意识较强,敢于创新,崇尚自由,加之他们中大部分成员长期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与外界联系较少。在高层次人才群体中发展党员,要紧密结合这些特点,着力创新思维方式。在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把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明确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的工作思路,把握高层次人才群体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逐步提升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员的数量和质量,改善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员队伍结构。

2.改进方式方法,加强教育引导

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教育、培养、引导广大高层次人才。探索举办高层次人才专题研究班等学习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并就深层次思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着力在拓展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帮助高层次人才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党委应将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工作重要内容,作为基层党建考核的重要指标,指导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及时将高层次人才纳入培养范围。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做好高层次人才教育引导工作。特别是对那些政治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要及时纳入培养对象的范围,安排他们参加一定的党内活动,分配有一定分量的社会工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对党的认识。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前提下,建立高层次人才台账,年初制定发展计划,对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实行计划单列,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组织部门要对发展党员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度,研究工作重点和难点,为基层提供指导意见。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作为本单位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第一责任人,及时掌握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动态,掌握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

3.加强服务保障,增强政治引领

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党外高层次人才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决策咨询和参谋助手作用,激发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的政治热情。通过建立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支部书记、身边党员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三级联系培养体系,坚持把组织培养贯彻人才成长全链条,抓实抓细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实现高层次人才从认识党、认同党到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转变。

一是完善联系制度。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及时与高层次人才结对交友、谈心联系,通过政治上关心、事业上帮扶、生活上服务,及时传达党的政策和殷切期望,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加强示范引领。在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党建带头人的优势,主动在业务上指导、在生活上关心、在思想上引领,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对党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党组织通过争先创优活动,强化党组织影响力,促使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帮助高层次人才在政治上更快成长。三是完善关怀激励机制。建立两培养两服务的关怀机制,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素质培养和业务素质培养,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开展学习进修和学术交流,帮助其提升教学科研能力,邀请高层次人才参加相关会议,引导其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加深对党的理论政策宗旨理解认知。为高层次人才课题申报、进修访学、科学研究、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方面创造条件,在生活上主动听取诉求,及时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做好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服务。四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把高层次人才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和关键岗位去历练,注重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中识别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将条件成熟、有意入党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业务水平突出、影响力较大的人员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做好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吸纳力度,分层分类精准摸底,因人施策开展政治吸纳。结合人才成长规律,重点关注青年人才入职、先进分子表彰、业务骨干晋升等节点,早发现、早跟踪、早培养。进一步抓实抓细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取得新实效。


[[1]] 朱晓施,孙铭.新时代加强高知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23(4):96-98.

[[2]] 徐志奇.高校高知群体发展党员工作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