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设备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探讨

李亚飞

(江苏医路通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复杂和密集的电磁环境,这给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共存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本文主要就设备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保障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高效地运行。

关键词:设备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实验室

一、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

1 试验室测试方法

  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中的试验室测试方法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手段,用于评估设备在特定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兼容性能。这些测试通常在控制环境下进行,以模拟设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各种电磁干扰情况。常见试验室测试方法包括辐射发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传导发射测试和传导抗扰度测试等。第一,辐射发射测试。主要用于评估设备在工作时向周围空间辐射的电磁能量。这些辐射通常来自设备内部的电路,如时钟信号、数据传输、功率变换等,也可能源自其他不良电路设计或电磁干扰源。通过辐射发射测试,可以测量设备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辐射水平,并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限制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电磁辐射方面的要求。其原理是:测试过程中,设备被置于规定试验室环境中,以确保周围环境的电磁噪声被有效控制。一般情况下,试验室中会设有一套精密的测量系统,包括天线或探头,用于准确测量设备辐射出的电磁能量。当然,这些天线或探头可以覆盖特定频率范围,以捕捉设备辐射的电磁波。第二,辐射抗扰度测试。用于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是否能够抵抗来自其他设备或干扰源的辐射电磁场。这些干扰可能来自相邻设备辐射,也可能来自电磁干扰源,如无线电发射台、雷达设备、电磁脉冲等。通过辐射抗扰度测试,可以验证设备在电磁辐射场影响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以确保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其原理是:测试过程中,将待测试的设备放置在规定的试验室环境中,并选择合适的天线或辐射源。这些天线或辐射源将产生已知干扰信号,并将辐射电磁场注入到设备周围。这些干扰信号的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都是根据特定的标准或规范来确定的,以模拟设备在实际使用场景中所遇到的电磁干扰。测试人员可以观察设备在电磁辐射场中的响应情况。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功能失效、数据错误或性能下降等现象。如果设备在干扰信号的影响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表明设备具有一定程度辐射抗扰度,能够抵御其它设备辐射干扰。第三,传导发射测试。用于测量设备在电源线或其他传导路径上向外部传导的电磁干扰。这种干扰是由设备内部的电路或信号通过电源线或其他传导路径,传播到其他设备或系统引起的不必要干扰。其原理是:测试过程中,待测试的设备将连接到特定的测试设备,通常由滤波器、耦合装置和天线等组成,用于模拟电源线或传导路径上的传导干扰。设备被放置在规定的试验室环境中,确保周围环境的电磁噪声被有效控制。通过测试设备的天线或探头,可以测量设备对电源线或传导路径上传导干扰的辐射。测试的频率范围和幅度通常是根据特定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来设定的。这些限制值反映了设备在传导模式下的辐射干扰应该保持的水平,以确保设备在不对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的前提下正常运行。第四,传导抗扰度测试。用于评估设备是否能够抵抗来自电源线或其他传导路径上的电磁干扰。这些干扰可能来自其他设备或系统的电磁辐射,也可能来自电磁干扰源,如电源变动、开关电源等。传导抗扰度测试的目标是确定设备在传导干扰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维持正常工作,不受到干扰。其原理是:测试过程中,设备将连接到特定的测试设备,产生规定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将通过电源线或其他传导路径注入到设备中。

2 仿真计算方法

  除了试验室测试方法,仿真计算方法也是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中常用手段。仿真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电磁场分布,来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兼容性。不仅可以辅助试验室测试,提前预测设备在特定环境下的电磁性能,还可以在一些情况下替代试验室测试,从而有效地节约时间和成本。常见仿真计算方法有:第一,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求解复杂的物理场问题,包括电磁场、结构力学、热传导等。其原理是:有限元分析将复杂的物理场问题离散化为有限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被称为一个单元。通过在每个单元内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来建立一个线性代数方程组。通过求解这个方程组,便能得到整个问题的解,即所求的物理场分布。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中,通常采用麦克斯韦方程组作为基本数学模型,以描述电磁场的传播和耦合行为。在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中,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例如,设备内部电磁场分布:通过建立设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计算出设备内部电磁场的分布。这对于了解设备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高频或复杂结构设备。或者,用于模拟设备辐射出的电磁能量。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合适的边界条件和电磁特性,可以计算出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辐射特性,如辐射功率、辐射方向性等。第二,电磁场有限差分法。是一种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方法,广泛用于电磁场的数值计算。其原理是:将连续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然后通过有限差分近似求解。具体来说,在空间和时间上将偏微分方程的导数用差分近似代替,从而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为有限个网格点上的代数方程组。然后,通过迭代计算或直接求解代数方程组,可以得到离散点上的物理场分布,即所求的电磁场分布。在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中,电磁场有限差分法可以应用多个方面。例如,用于模拟设备与外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合适的电磁特性和边界条件,计算出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情况,包括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或者,用于模拟设备的散射特性和辐射特性。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合适的散射体或天线,计算出设备对外部电磁场的散射和辐射情况。第三,电磁场时域和频域传输线理论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模型,用于分析电磁波在传输线,如电缆、微带线等中的传播行为。具体而言,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在传输线上传播。传输线理论模型基于Maxwell方程组和电路理论,将传输线视为多个电路元件的串联,通过求解相应的微分方程组来分析电磁波在传输线中的传播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时域传输线理论中,电磁波被描述为时间和空间上变化的信号。通过将传输线离散为多个小段,并在每个小段上建立电路元件的等效电路模型,可以得到传输线上的时域电压和电流分布。通常,时域传输线理论模型可用于分析信号的时域传输特性,如信号的传播时间延迟、信号的反射和折射等。另一方面,在频域传输线理论中,电磁波被描述为复数形式信号。通过对频域传输线方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传输线上的频域电压和电流分布。频域传输线理论模型可用于分析信号的频域传输特性,如信号的频率响应、传输损耗等。

二、结束语

  科学有效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对于现代电子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改进,将不断提升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水平,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与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文斌.一种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平台:CN202021580115.X[P].CN212781033U[2023-07-29].

[2]李倩.检验检测过程中对电梯电磁兼容性的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9):3.

[3]卢卫卫,黄日辉,陆文琪.CT设备在电磁兼容检测中工作模式选取的探讨[J].现代仪器与医疗, 2021(0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