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关于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李念

61010219690830031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攀升。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然而,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时有所见,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工民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工民建;工民建;安全管理

前言

保障工民建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显得尤为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体系,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由于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未能严格遵守国家的安全法规,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所以,只有不断地提高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秉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得到妥善保护。在建筑施工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1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在建筑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着疏漏

针对安全监督工作,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律规定都为我们做好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监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提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有些监理单位或监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未能对工程进行认真、细致的监督,未能严格按照监理规范进行监督,未能充分发挥对工民建安全施工的推动作用。例如,对于那些只注重质量而忽视工程安全隐患的隐蔽性工程,一旦开始使用,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2建设条件并不尽如人意

由于工民建工程的特殊性质,其施工环境存在着露天、高空、工种交叉、场地限制等缺陷,工民建工程通常是规模较大的工程,需要在开阔的场地上进行工作,而且由于场地狭小,还存在着立体交叉的问题。这样就使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隐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话,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缺乏完善的建筑环境管理和安全教育,导致工民建的建筑环境仍然处于糟糕状态,这可能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加强工民建筑施工环境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的众多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中,由于其所处的施工环境所导致的安全事故比例相当显著。

1.3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缺乏充分的安全意识,企业在实施安全防范措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电力乱搭乱接、洞口预留不够严格、易燃易爆物品堆放不合理、交叉作业时未设置防护棚等。这些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甚至酿成事故。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不完备性也反映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认知不足,例如,在验收重大危险源方面存在疏漏,施工方案中也未对危险性较高的工程专项安全防护方案进行规划。

2浅谈工民用建筑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建立和完善工民建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工民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安全管理机构应积极寻找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存在较高危险性的工程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所有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程序与措施,从而确保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针对该项目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行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以督促各部门和负责人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工民建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2.2营造工民建筑工地的优良环境

建筑工程的安全与施工环境息息相关,然而,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为此,我们必须秉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创造一个优越的建设氛围。为了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安全性,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并制定科学的安全措施。在频繁发生严寒、高温等安全事故的季节,高空施工作业时必须实施全面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应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了创造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我们必须尽力减少噪音、尘土等对工人造成的负面影响。另外,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粉尘、噪音和废气污染等问题。因此,对于建筑工地而言,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和卫生管理制度,并制定详尽的巡查记录,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和环境卫生得到有效维护。

2.3制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管理制度

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而言,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准确的预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是:建立一套事故预警管理机制,对安全事故进行监测、分析、诊断和预先控制。这种机制可以从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得到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建立和实施安全事故预控管理机制,能够全面掌握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建筑施工活动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施工人员和设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来实现上述目标,并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以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了解员工在工作中是否遵守规章制度,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执行工作,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和规范。

2.4工民用建筑施工单位要重视增强安全意识

提升工民建施工企业自身的安全意识,是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工民建施工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层而言,必须在思想和意识上深刻认识到安全的至关重要性,只有从上至下高度重视安全管理,才能实现“上行下效”的目标”。一、增强全员安全教育意识一是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深刻认识到“安全即效益”、“安全才能更好发展”的安全经济观的重要性,并将其内化于心;其次,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将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招标、企业绩效、领导政绩等紧密关联,以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安全管理在工民建工程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关系到工民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将安全管理的理念贯穿于工民建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全面贯彻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方能更好地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对工民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国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如何确保其安全已成为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姚贤良,应光明.关于提高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的论述[J].城市工民建,2018,06:140+148.

[2]张晓辉.浅谈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江西建材,2018,0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