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9
/ 2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李信容

合江县真龙镇卫生院  四川泸州  646200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并比较其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对病例进行分组,以及分析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表现,我们旨在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方法:90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各45例。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分别接受口服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持续3个月。我们监测了胆固醇水平、心脏超声检测等生化指标和心脏结构功能指标,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这两种药物在降脂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此外,在治疗后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出现了改善的趋势。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在某些患者中减小,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部分患者中有所增加。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这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降脂和可能改善心脏结构功能的潜力。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当代社会,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持续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命质量[1]。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作为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不仅危及生命,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胆固醇水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策略。在降脂药物中,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和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作为常用的药物,因其卓越的降脂效果而备受关注[2]。本文将就这两种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以优化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自2022年02月至2023年06月,共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对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及其辅料过敏的患者;正在接受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89±5.04 ,病程2-9年;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32.45±5.14岁,病程2-10年。在两组一般资料间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在参与研究前均获得了详细的知情同意,并且研究方案已经获得了相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10-20mg,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10-20mg,连续服药3个月。可在每日中的任何时刻服药,餐前餐后均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连续变量。两组间的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统计学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 < 0.05。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C、 TG、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TC、TG、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详见表1

1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组别

N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5

6.41±0.43

4.43±0.41*

2.21±0.27

1.54±0.51*

4.37±1.11

2.37±0.42

对照组

45

6.43±0.57

5.76±0.45*

2.24±0.64

2.01±0.65*

4.07±1.14

3.18±0.23

t

0.19

14.65

0.29

3.82

1.26

11.34

p

0.85

0.00

0.77

0.00

0.20

0.00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 LVEDD较治疗前降低(P<0.05)。见表2

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N

LVEDD (mm)

LVEF (%)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5

54.72±5.34

50.20±4.92

37.27±5.21

49.20±6.27

对照组

45

54.41±5.54

52.51±4.63

37.56±4.52

43.36±5.74

t

0.27

2.29

0.399

6.518

p

0.79

0.02

0.690

0.00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其高发病率、严重的并发症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使得冠心病的治疗成为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控制症状,还需要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冠心病的发展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高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3]。高胆固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策略之一。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作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降低胆固醇合成,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从而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4]。这两种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以及促进LDL受体表达,促使LDL胆固醇的清除[5]。接受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结局。这包括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6]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胆固醇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这两种药物在降脂方面的有效性。其次,在患者接受两种药物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而左室射血分数增加。这表明,这两种药物可能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可能包括减少心肌缺血、改善心脏供氧等。

本研究通过深入探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胆固醇和改善心血管指标方面的表现,我们有望更好地了解它们在治疗冠心病中的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书琴.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重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0):78-80.

[2] 康怀然.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8):127-129.

[3] 孙恒.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9):117-119.

[4] 刘娜.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hs-CRP、Hcy水平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4):146-148.

[5] 郑坤,彭丽丽,徐卅卅.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6):38-40.

[6] 张炎.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