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王进生

身份证号:372928198411201710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由于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注重地面以上部分的建设而忽视地面以下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系统等的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城市内涝。因此,需要重点从城市所处的流域、水系等层面以顺应自然规律的角度,统筹安排城市内外、水系上游下游、自然泄水及城市排污的整治工程。本文以西城区环城水系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分析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如何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居住品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效结合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原有地表的地形地貌特征,城市水系变化大、不透水面积增加,河道特征改变,从而改变了原来的产汇流条件,使得相同的降雨所产生的净雨量增大,径流量增加,洪水量级也随之增大。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沟渠已经被城市建设占用,没有考虑完善的排水系统,无法完全承担涝水排泄要求。结合本市河湖水系现状,提出着力打造“一带两河、五脉十湖”的水系格局,西城区环城水系建设项目为其中“五脉”建设工程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设,首先可清除河道内堆积的生活垃圾,取缔非法排污口;其次,通过河道两侧的绿化带建设,形成了一条绿色的防护屏障,截断生活、生产垃圾继续进入城市内河,避免了河道水质进一步受到污染。

1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管理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我国大力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其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水利工程本质是“功在当下、利在后世”的重要民生工程。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建设水利设施能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还能够实现防汛抗灾,同时还能解决当地的水供应、粮食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国家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实现我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良好的生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由于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资金的投入不足、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力等原因,致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有机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这明显地违背了我国提倡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1对水资源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河道的水流进行人为的控制,进行截流、改道等。一般水利工程堤坝区域内的水流量是比较大的,水体的流速也比较快,但是下游会受到上游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人为控制会导致下游水体流速明显下降。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河道下游的泄洪量就会下降,每年的枯水期会延长,而河道周边的湿地面积减少,甚至河道可能出现断流,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使用到各种机械设备,往往会造成大量垃圾堆积,如果这些垃圾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就有可能进入河道内,在长期的作用下就会影响到河道水体的水质。

2.2对气候条件产生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库的蓄水量提高和水域面积的扩大,会对建设区域及周边天气温差造成影响,冬季气温明显升高,而夏季气温明显下降;施工区域内地势空旷,缺少了树木等自然条件的阻挡,风速就会变大;水库蓄水量的改变也会导致白天水汽蒸发量增加,容易导致大规模降水的情况发展,而下游因水量变少会减少水汽的蒸腾,自然降水也随之减少。

2.3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会因工程需要而使用到化学制品,比如对岩体进行爆破施工,会产生许多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使用到水泥、粉煤灰等建筑材料,再加上机械施工,会产生大量粉尘,也会影响到大气环境。

3控制农田水利建设消极影响的措施与建议

3.1坚持因地制宜,减少破坏行为

虽然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都比较小,但是一旦其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控的。所以,在具体的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绝不能掉以轻心,要贯彻因地制宜的思想,有效控制工程中的一些破坏行为。在充分发挥水利设施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降低其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消极隐患。正式开展水利建设任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展开全面调查,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论证,立足于技术角度、经济角度及生态角度完善工程计划,在遵循相应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打造更加系统化的农田水利建设框架。同时,在工程推进过程中,一定要杜绝只注重眼前利益的思想,绝不能出现偷工减料或者使用质量不达标材料的情况,在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一标准的状态下,维护农田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3.2提升环保意识,做好监督管理

在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贯彻生态环保理念,并以这一理念为根本导向,切实提高整体工程的生态效益。在各个工作环节,能够通过绿色施工,有效降低其中存在的危险概率及污染概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需要贯彻因地制宜的思想,在正式开展工程任务之前展开全面的现场勘察工作,对现场的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及灌溉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及综合分析。在选址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委派专业人员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现场进行地质勘查,并根据生成的结果合理判断,尽量降低农田水利建设对周边生态圈及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果发现水利建设与动植物的生存存在矛盾冲突,需要适当规避,尽量降低对其造成的破坏行为。

3.3建设生态水利,完善管理机制

在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开展的过程中,其对于农田水利灌溉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也是该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分支结构,加强生态与水利之间的融合程度,有助于生态环保要求的进一步实现,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持续性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农业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加大生态水利的建设力度,立足于生态学视角,设置合适的建设标准,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作为根本目标。综合分析,生态水利可被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改善型、替代型及综合型。以大禹治水疏通九河为例,其可以被看作我国最早的生态水利工程,也是比较典型的改善型生态水利。该项工作的开展,很好地维护并改善了黄河水域的生态环境。

3.4合理设计布局,加强环境考核

为了尽可能降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正式开展工程建设任务之前,需要对现场展开全面勘察,在了解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准备工作,同时也要展开有效的布局,拟订完善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科学性。加大对生态环境的考核力度,平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展过程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此期间,需要以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为基础展开生态环境的考核。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过程中,其对环境形成的影响并不是突然性的,而是持续性的。所以,需要立足于全生命周期视角展开综合性的环境效益考核,若在考核过程中发现有不达标问题的存在,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补救,对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为后续工程提供有效借鉴。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方面,为此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树立正确生态观念,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势,为我国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继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资讯,2022,20(16):130-132.

[2]王林.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建设意义[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198-199.

[3]张俪潆.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北水利,202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