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周金艳

普洱市人民医院6650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将我院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脑卒中后抑郁病患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n=25),早期认知护理干预(观察组n=25)。对两组病患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认知功能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认知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对缓解病患不良情绪,提升其认知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早期认知护理干预;脑卒中后抑郁;负性情绪;认知功能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多种因素,会造成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从而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脑卒中的发生不但会导致病人的身体机能损害,而且还会导致病人的情感和认知损害。脑卒中后抑郁是卒中最常见的合并症,有关资料表明,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患者能够占到总数的40%~70%,在临床上,患者经常会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悲观厌世等症状。要想减少脑中风后抑郁所带来的伤害,改变病人的不良心态,在临床上会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1]。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对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探析,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脑卒中后抑郁病患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n=25),早期认知护理干预(观察组n=25)。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相似(P>0.05)。对照组中男/女=13/12,年龄区间45-78岁,平均年龄(61.25±5.63)岁;观察组中男/女=14/11,年龄区间46-78岁,平均年龄(61.13±5.52)岁。本次研究已经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叮嘱病患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主治医生。

观察组实施早期认知干预,具体做法如下:(1)认知干预护理:脑卒中病人因其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对病情的错误理解而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要对病人和其家人进行有关医学知识的普及,并对他们进行饮食指导、遵医嘱,同时要杜绝病患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疏导病患的负性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病患的认知能力。(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为病人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保持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患者,他们的体质一般都比较弱,因此,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要保持一定的亲和性,说话要尽量地委婉,对病人要主动问诊,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保证病人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为病患创造适合治疗、康复的就医环境。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患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参考SDS、SDA量表评价,焦虑、抑郁临界值为53分、50分,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认知功能(参考MMSE量表评定,分数0-100分,分数越高,认知能力越强)进行观察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取得数据由SPSS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由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病患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认知功能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认知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对比两组病患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认知功能(±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认知功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5

57.28±8.51

43.95±7.83

58.25±8.23

41.52±6.45

61.57±2.35

85.62±3.47

对照组

25

57.52±8.43

50.04±9.35

58.62±8.15

49.32±7.21

61.68±2.43

76.23±2.57

t

-

0.100

2.497

0.160

4.031

0.163

10.873

P

-

0.921

0.016

0.874

0.000

0.872

0.000

3 讨论

脑卒中起病急,病程长,而且,超过75%的生存病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肢体、语言障碍等为主,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2]。脑卒中病人除了会出现一些神经损伤的症状之外,往往还会出现一些情感上的异常,特别是以抑郁症为主。抑郁的情感和心理及其外在行为发生的改变,会导致脑中风患者对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的动机下降,这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神经功能缺陷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从而会对他们的生命质量和功能康复产生直接的影响。对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病人尽快的恢复,促进病人的神经组织的康复,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等

[3-4]。本次研究结果中,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认知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对缓解病患不良情绪,提升其认知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林萃,王艳君,李林林,等.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6):124-125.

[2]李润霞,张峥,刘艳清,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6(2):215-219.

[3]腾芳.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75-176.

[4]魏俊平.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1,16(1):190-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