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3

 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白捍卫

阎良区图书馆,陕西 西安710089

摘要:深受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逐渐变高。现阶段部分图书馆还在使用传统搜集资料的方式,使图书资料的利用率逐渐变低,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重视对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图书馆里面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料,有利于文化普及教育,因此需要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图书馆中的服务模式,为读者带来良好的体验。为此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使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型技术,融入到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建立智能化图书资料数据库,方便读者迅速找到图书资料。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的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图书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利用;开发

引言:图书资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术。因此,对图书馆图书资料进行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对图书资料充分开发与利用,使用信息化技术为读者打造获取资料的平台,帮助读者可以迅速找到想要的图书资料,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对图书资料进行保管与收藏,还需要在最大限度内对图书资料进行开发与利用,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但是,现阶段部分图书馆对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初期阶段,大量图书资料没有发挥自身较大的价值,还处在原始的借阅服务,缺乏对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的主动性。

1.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迎合智能化发展趋势,做好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工作。现阶段,较大部分图书资料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查阅,但对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读者相比于从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阅读,更倾向于熟读图书实物,可以身临其境感受文化的魅力,这是在互联网平台上所感悟不到的[1]。图书资料虽然具有便于携带与翻阅的功能,但是在找具体内容这一方面,还是不如互联网平台。因此在新时代,对图书馆图书资料进行开发与利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图书管理理念,根据读者实际需求,去进行图书资料的调整。同时,还需要对图书馆中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与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

2.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图书馆图书数量与种类难以满足读者需求

读者通过阅读书籍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础。因此,若读者不能及时获取想要的图书资料,或者获取过后的图书资料缺乏实效性,就会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现阶段,部分图书馆在采购图书资料时,比较喜欢采购较为流行的中文书籍,对国外书籍或者古文书籍的采购缺乏重视。同时,还有部分图书馆经常出现多名读者借阅同一类型的书,而图书馆中图书资料的数量与种类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2图书馆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

图书管理人员将管理工作的重心基本放在图书资料的搜索与保管,尤其是对图书资料的借阅记录,例如对借阅日期、收录日期及保存现状等[2]。但是,现阶段图书资料的价值在于读者的使用。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图书资料。现如今较大部分图书馆为减少图书资料的丢失,会将一些比较具有收藏意义的书籍与文献收集起来,放到读者很难接触的地方,进一步影响图书馆资料使用效率,导致图书资料的价值不能发挥。

2.3忽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图书馆在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时,需要合理科学使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还能丰富图书资料,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现如今部分图书馆并没有重视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导致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时,基础设施与技术比较落后,进而影响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3]。同时,还有部分图书馆含有大量的书籍,还在使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检索服务并没有合理的应用,读者会在检索过程中浪费较多的时间,最大限度内影响读者的体验感与阅读。在加上图书管理人员缺乏挖掘图书资料的意识,严重影响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图书资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 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3.1改变图书管理人员的理念,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信息化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应用在各行各业,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知识的改革换代。在这一背景下,图书馆为了更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图书资料管理的开发与利用。第一,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转变思想价值,改变原有服务态度,从以往的被动服务状态变为主动服务状态,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感。同时,图书管理人员还可以对员工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图书馆员工队伍的建设,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养,更全身心投入到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工作中去。第二,图书馆需要有意识的对馆藏进行深度建设,以此来发挥图书资料的最大价值

[4]。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对图书资料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与整理,可以满足读者的阅读体验。第三,图书管理人员需要注重于图书资料的完整性,对借阅归还的图书资料需要进行检查,确认图书资料的完整性,一旦发现破损,需要联系图书馆领导进行解决,最大限度内可以保障图书资料的完整性。第四,图书馆员工需要重视图书资料的收集工作,对现阶段比较新的资料进行合理科学开发与利用,以此可以实现图书资料的快速更新,提高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效率,保障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3.2科学分类图书资料,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开发与利用效率

在进行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时,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人员为了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开发与利用效率,需要对图书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可以有效解决图书资料查阅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在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时需要遵循客观性与逻辑性,针对历史资料需要注重连续性,这样才能突出图书资料的最大价值,为今后对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打下夯实的基础。管理人员在对图书资料信息进行整合时,需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让图书资料管理的编制更加合理科学[5]。图书管理人员还可以科学使用信息化技术,对图书资料管理进行合理保存与科学管控,为图书资料管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保障。此外,图书管理人员在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图书资料管理的制度,将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有效集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图书资料管理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率。

3.3使用信息化技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快速完成图书推介工作,有利于读者可以进行图书查阅,进一步减少图书查阅与预约的时间。信息化手段深入发展,促进图书馆转型为数字化图书馆,借助大数据技术,图书馆员工可以对读者阅读喜好与需求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作为辅助,可以清楚知道读者的借阅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使用关键词进行搜索图书资料,为读者带来较好服务体验。图书馆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完善图书馆中的检索服务,读者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字母缩写等,就可以找到相关的书籍,这不仅省去人力,还提高图书资料利用的效率。图书馆还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需要跟紧时代的脚步,符合现代化图书馆对设施的需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图书资料进行高效推介,为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3.4建立智能化图书资料数据,提升图书资料管理的效果

图书馆在进行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时,建立智能化图书资料数据库是极为重要的,图书管理人员需要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图书馆为满足读者对书籍的需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提供多元化服务基础上,需要做好图书资料的分类与整合工作,对图书资料数据库也需要最好分类工作,方便读者进行查阅图书资料,对相关图书资料进行深度研究,科学拓宽阅读空间,不断增加图书数据库。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大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并可以为各类企业提供服务,有效提高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6]。此外,图书馆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开展专业化管理,为读者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管理人员对数据可以做到分析与整合,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人类智慧见证的图书资料不读研增加,纸质图书资料也不断增加。但是纸质图书资料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人工的加入去进行处理与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力的成本。因此,图书馆需要构建智能化图书资料数据库,可以减少人力的成本,还能有效提升图书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3.5加强功能,拓宽图书资料服务领域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必须增加功能,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可以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挖掘深度。就是图书馆使用信息化技术,改变原有的图书服务形式与内容。在图书馆当中,不仅只是为读者提供图书资料服务,更需要深层次的利用图书资料,简单来说就是资料信息开发深入如何,对文献的使用程度就有一定的影响。采取二次文献就可以对图书资料进行二次开发,方便读者的检索服务;采取三次文献相当于对图书资料进行三次开发,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第二,拓宽广度。就是扩大服务的范围,对服务形式与内容进行改革。可以借鉴比较优秀图书馆资料管理的经验,对图书馆服务形式进行不断的优化。现如今,较大部分图书馆开始进行尝试,例如对企业进行信息服务时,需要确定企业需要图书资料的类型与需求特点,可以为某些企业提供资料,拓宽服务范围。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变得丰富多样,可以借助各种电子设备进行阅读。深受这种情况的影响,图书馆需要高度重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这就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积极改变原有的服务理念,对图书资料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在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去分析读者的实际需求,构建成智能化图书资料管理数据库,最大限度内发挥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图书馆蕴含着海量的图书资料,图书馆虽然现代化建设有限,但依然是读者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着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这是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因此,图书馆的发展需要跟紧时代的脚步,加快促进图书资料逐步产业化,以此来提高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为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昊.公共图书馆如何深入开发利用政协文史资料图书[J].春秋,2022,No.116(06):70-72.

[2]王成铖.地质档案资料的编研与开发利用研究[J].兰台内外,2022,No.379(34):34-36.

[3]郑思聪.新时期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意义[J].办公室业务,2022,No.381(04):67-69.

[4]姚文.党校图书馆馆藏党史文献资料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J].兰台内外,2021,No.340(31):40-42.

[5]李美玲.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的编研与开发利用探讨[J].兰台内外,2021,No.332(23):76-78.

[6]常夏莹.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文化产业,2021,No.202(21):153-154.

作者简介:白捍卫(出生年月1968年2月)男,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人,本科,汉族,阎良区图书馆管理员,职称:中级。阎良区图书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邮编:71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