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易茵

张家港市贝灵幼儿园  215600

父亲在儿童形成健康人格以及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家庭存在着父亲教育角色缺位、教育理念偏差、教育方法不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父亲角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措施:(一)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二)多鼓励和教育孩子;(三)增加陪伴,良性互动。

关键词:父亲角色 幼儿社会性发展 性别角色


1引言

幼儿教育专家福禄培尔指出:教育孩子并非母亲的专利。父亲鼓励一句话就是孩子人生中一颗种子,它可以长成一棵开满芳香花朵、结满硕果的生命之树。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父爱是平衡人类情感发展的关键。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提出,父亲是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孩子的培养具有独特力量。德国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尽管父亲无法代表自然界,但却代表了人类存在另一个极端——思想境界世界、科学技术世界、法律秩序世界、阅历和冒险世界等等。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为孩子指引通向这个世界的道路。

与父亲相处时间更多的婴幼儿更愿意探索,能够适应陌生环境,在与陌生人和同伴交往中更受欢迎。因此,父亲在婴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父亲角色出现的问题

2.1教育角色缺位

在当前的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父亲角色存在教育角色缺位的问题。许多家庭中,父亲常常忙于工作赚钱养家糊口,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这一任务主要由母亲承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认为抚养孩子是母亲的责任,而父亲则有时被置身事外。这导致父亲情感投入不足,造成了父亲情感性角色的缺失。根据《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由父亲主导教育的家庭不到两成。调查结果还显示,60.7%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缺乏父亲的教育,40%的人认为父亲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是导致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其他调查数据也表明,超过一半的家庭存在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成为子女教育的主要角色。

2.2教育理念偏差

在实际的幼儿教养过程中,父亲常常面临教育理念偏差的问题。缺乏经验和学习,父亲可能会感到迷茫无措、武断专行,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然而,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是认为赚钱养家就等于养育子女。尽管父亲辛苦工作提供物质生活,但育儿责任不应仅限于此,还需要陪伴孩子并提供精神上的滋养。另一个错误的观念是认为父亲的教育作用比母亲小,将教育与赚钱养家分割开来。实际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个错误观念是让母亲独自负责教育孩子,以避免家庭矛盾。然而,夫妻之间的争论和沟通是积极的,它们能帮助发现更好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父亲在育儿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更新教育理念,并与孩子一同成长。

2.3教育方法不当

在父亲的教育中,有一些问题是因为过分严格或过度溺爱。一些父亲对孩子的教养采取严厉的方式,甚至有时达到残酷的地步。他们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当孩子稍有不顺心或行为不符合自己期望时,就会责骂甚至打骂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宝贝形成自卑、懦弱和冷漠等消极情绪,或产生无法控制的逆反、攻击和冲动行为,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另一方面,有些父亲则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毫无限制地接受。他们对孩子的任何需求都会无条件满足。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变得放纵和傲慢,形成自私和利己主义的品格。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其他人都应该听从自己的命令。当他们与其他孩子接触或走入社会时,可能因挫折而拒绝融入社会,因被忽视而嫉妒和仇视他人,因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与人发生冲突,甚至出现严重的侵犯性行为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亲忽视孩子。由于工作繁忙,父亲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这些责任往往由保姆或亲属代劳。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因为缺乏与父亲的接触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在情感上被忽视,孩子可能倾向于通过各种问题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如伪装生病、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或表现出其他奇怪的行为。

3父亲角色建构的策略与建议

3.1积极参与家庭教育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各个系统的发育存在不同步的现象,看似相对独立但紧密联系在一起。头几年是儿童大脑、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以重量为例,新生儿脑重约为370克,在6个月时已达到700克,占成年人重量的50%。这意味着婴幼儿期大脑发育极其迅速且具有高度可塑性,外界给予足够刺激对于他们从幼儿期到后续成长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18个月大的婴儿表现出与父亲交往强烈的意识。父亲在与幼婴交流时拥有独特的方式,对孩子发展具有特别影响力。孩子与父亲频繁交往会培养其较高创造力。其他研究也表明经常与父亲接触玩耍的孩子在勇敢、自信和坚毅等品质上更加突出,并拥有更强生命激情。

3.2多鼓励和教育孩子

鼓励和教育孩子是父亲的重要责任。孩子们具有模仿能力,父亲的鼓励会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并通过认同父亲来认同社会。父亲教给幼儿坚毅、果断、担当、执着、自尊与进取等品质。与此同时,母亲更注重琐碎事务,而父亲则在培养规则和秩序方面发挥作用,向幼儿展示成熟男性应具备的优秀品质。

3.3增加陪伴,良性互动

良好陪伴和积极互动对于父子关系非常重要。父亲可以参与学校活动如亲子阅读日、家庭运动会以及家长开放日,并在这些过程中与幼儿一起阅读涉及性别角色发展的书籍。当幼儿遇到关于性别角色方面的困惑时,父亲可以及时给出作为男性的解答和建议。此外,在陪同下完成幼儿园活动也能在孩子心中种下男子气概的种子,为性别角色发展做好准备。

接送孩子上下学、了解幼儿在校情况等行为,可以使父亲更好地融入幼儿的园所生活,并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状况,以便选择更适当的教育方式。同时,这也能平衡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在幼儿心中建立男性角色的地位感,让孩子对男性角色有更全面的认知。

结论

孩子们的问题是随着年龄的长大逐渐呈现,父亲角色弱化、父亲角色缺失,母亲角色独大或母亲角色强势都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今幼儿父亲则更多的要充当维护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的重要一员,经济支持与家庭教育缺一不可,生理照料与情感呵护需要齐头并进,父亲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做好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宋京芸,黎秀云.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J].求知导刊,201611):57.

[2]何惠丽.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604):105-106.

[3]冷欣怡.80后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影响因素[J].新西部(理论版),201614):147.

[4]曹殿元.绘本阅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06):109-110+128.

[5]韦志中,卫丽,杨耘,Tianyi.从孔融让梨中谈幼儿分享[J].生命世界,201802):26-31.

[6]王思慧.浅谈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115-116.

[7]王燕,钱怡明,李皓燕,王素芳,陈斌斌.中国家庭共同养育结构下的红脸白脸行为研究——基于四组人群的数据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601):100-111.

[8]李珊珊,王博雅,岳爱,张念蕊,罗仁福,史耀疆.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社交情绪发展现状及风险因素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804):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