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时机对无妊娠并发症低风险初产妇及其婴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引产时机对无妊娠并发症低风险初产妇及其婴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李中健

湖南省康复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引产时机的选择对于无妊娠并发症低风险初产妇以及婴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引产时机,观察两组初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婴儿结局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6.00%)低于对照组(26.00%),P<0.05;两组婴儿结局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40-40+6周的时候对产妇进行引产,不会增加产妇分娩之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婴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较好。

关键词:引产时机;低危妊娠;初产妇;婴儿结局

在分娩的过程中,引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产妇在怀孕达到41周的时候或者是对于过期妊娠的产妇需要对及时进行引产,从而避免新生儿因为缺氧而出现死亡的情况,并且可以减少初产妇进行剖宫产的风险[1]。现阶段临床中认为产妇如果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引产的最佳时间是孕周大于或者等于41周的时候最合适。但是很多的临床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产妇在怀孕已经达到37周之后胎儿出现死亡的几率会不断下降,在怀孕40周的时候会下降到最低,但是随后又会不断地上升[2]。尤其是对于怀孕周期已经超过41周的产妇,胎儿在宫内因为羊水被污染、缺氧等,很容易出现死亡。所以,研究分析引产的时机对于产妇以及胎儿的安危非常重要[3]。本次实验主要通过对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的引产时机对于无妊娠并发症低风险初产妇以及婴儿结局的影响,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均匀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中年龄在24-29岁,平均年龄为(26.58±1.37)岁,孕周在40-40+6周,Bishop评分(4.53±1.34)分;观察组中年龄在23-28岁,平均年龄为(25.49±1.29)岁,孕周在41-41+6周,Bishop评分(4.39±1.27)分。将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纳入本次实验的产妇均对本次实验流程获悉,并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产妇全部为初产妇;③产妇妊娠阶段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状;④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

排除标准:①产妇在怀孕时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②胎膜早破,阴道见红;③经产妇。

1.3方法

分娩前一天由专业医生查体,并仔细查看骨盆状况,同时经过转阴检查后对宫颈Bishop进行评估;Bishop评估≤6分宫颈发育不成熟者,并给予子宫颈扩张球囊和米索前列醇以促进宫颈成长;Bishop评分≥7宫颈成熟者,可进行静脉滴注低剂量缩宫素,亦可进行人工破膜引产;如在引产后仍不进行生产过程,则视同引产失败;③胎儿监护者:对孕妇实施密切监视,以评估胎儿成熟度。

对照组:在妊娠40-40+6周的时候进行引产。

观察组:在妊娠41-41+6周的时候进行引产。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初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婴儿结局并进行对比。产妇并发症主要包括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子宫收缩乏力。婴儿结局主要包括:出生后1分钟以及5分钟Apgar评分。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比发现,观察组(6.00%)低于对照组(26.00%),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产后出血

产后感染

子宫收缩乏力

发生率

对照组

50

4(8.00)

5(10.00)

4(8.00)

13(26.00)

观察组

50

1(2.00)

1(2.00)

1(2.00)

3(6.00)

-

-

-

-

10.844

P

-

-

-

-

0.006

2.2两组婴儿结局对比

对比发现,两组婴儿结局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婴儿结局对比(x±s)

组别

n

1分钟评分

5分钟评分

对照组

50

(7.26±1.34)

(8.59±1.24)

观察组

50

(7.39±1.28)

(8.47±1.42)

t

-

1.537

1.617

P

-

0.315

0.418

3讨论

干预引产是指用人工方法诱发宫缩,使宫口扩张,迫使胎儿下降,加速分娩的治疗手段,能避免持续妊娠潜在风险,如子痫前期、死胎等,同时降低巨大儿肩难产、臂丛神经损伤风险。近年来研究表明,干预引产与期待自然临产相比,能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4]。目前将孕周≥41周定义为高危妊娠,因为孕41周后,胎盘功能不良风险增加,进而羊水粪污、胎儿窘迫,甚至胎死腹中风险相应增加。因此临床上普遍认为,非高危妊娠引产最佳时机是孕41周后。

近年来关于是否必须等到孕41周后引产,成为研究者及广大医务工作者讨论热点。部分专家对非高危孕妇倾向于40-41周行引产术,目的是为了避免持续妊娠中胎盘老化、羊水减少、胎儿过大、胎头过硬而造成的分娩困难。

孕40-40+6与孕41-41+6比较,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显著缩短。分析原因可能为随着妊娠时间延长,胎儿体重增加,导致颅骨不易变形;另外,随着妊娠时间延长,羊水减少,生产压力增大,致使产程拉长[5]。由于随着产程持续时间的增长,子宫内收缩乏力危险也将相应上升,进而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大出血的危险。所以,产过程缩短对阴道生产非常有益[6]

提前孕周引产不会增加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孕40-40+6与41-41+6比较,使用二线宫缩药物及产后出血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提前孕周引产不会导致宫缩乏力,以及增加产后出血风险;孕40-40+6与孕41-41+6新生儿体重及健康指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提前孕周引产不会损害围产儿健康[7]

综合上述,在对妊娠分娩时进行引产的时机在孕周为40-40+6周时具有的效果更佳,产妇较少在产后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婴儿结局没有明显影响,在临床产妇分娩中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心钰,陈先侠.引产时机对非药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3,36(11):121-125.

[2]王姗姗,石中华.妊娠期糖尿病足月胎膜早破引产时机的探讨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3(05):720-724.

[3]徐心,彭芳,王婧雯,等.不同引产时机对无妊娠合并症非高危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3,34(02):80-83.

[4]王妍,罗忆凡,徐晓飞.不同引产时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4):54-57.

[5]王妍,罗忆凡,徐晓飞.不同引产时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4):54-57.

[6]章珂,张二平,朱秀凤.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宫颈成熟程度及引产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农垦医学,2022,44(04):302-305.

[7]杨露,李青,桑琳.宫颈成熟与不成熟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颈评分、引产时机对母婴结局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09):103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