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运用产前产后护理对其母乳分泌时间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初产妇运用产前产后护理对其母乳分泌时间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评价

张晨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运转部730030

【摘要】目的:对初产妇护理中实行产前产后护理的效果加以研究。方法:抽取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转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96例初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8例实行产前产后护理,参照组48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1)实验组在母乳喂养率方面高于参照组、实验组在人工喂养率方面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参照组混合喂养率方面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在泌乳时间方面早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产后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促使初产妇产后尽早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而言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产妇产前产后护理母乳分泌时间母乳喂养情况

    初产妇分娩后角色发生变化,使其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发生一定变化,因初产妇对母乳喂养方式认知不足,所以较多初产妇会选择人工方式喂养,如此一来不利于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1]。针对于此,本次研究以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转部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96例初产妇为主,主要观察产前产后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应用价值。

1.基线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转部2022年5月~2023年5月96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8例与参照组48例。实验组年龄范围25~30岁,中位(27.5±2.3)岁;孕周范围37~40周,中位(38.5±0.4)周。其中阴道分娩者、剖宫产者各33例和15例。参照组年龄范围24~30岁,中位(27.2±2.2)岁;孕周范围38~40周,中位(39.1±0.5)周。包括阴道分娩者32例、剖宫产者16例。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处理两组初产妇基线资料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初产妇;(2)单胎妊娠;(3)初产妇和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剔除标准:(1)精神疾病;(2)基线资料不全缺项;(3)中途突出本次研究。

1.2护理方法

1.2.1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除了密切观察初产妇生命体征变化外,还应该告知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意义,鼓励初产妇分娩后进行母乳喂养[2]

1.2.2实验组实施产前产后护理干预。(1)产前护理方法。分娩前联系初产妇接受能力实行健康教育,重点为初产妇普及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正确母乳喂养方法。不仅如此,需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时间、手法及次数等加以指导,叮嘱初产妇产前补充一些含有高蛋白及维生素食物以此满足机体营养需要。(2)产后护理方法。完成分娩后初产妇消耗大量体力并且承受一定痛苦,因而激素水平会发生一定变化。在分娩后初产妇家属除了关注新生儿外,还需要关注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变化,嘱咐初产妇家属在其分娩后多抽时间陪伴初产妇、积极沟通交流。同时在分娩后30min指导初产妇实行母乳喂养,促使新生儿充分吸吮初产妇乳头对泌乳构成刺激,建议间隔1h母乳喂养1次,如果必要可使用热毛巾热敷乳房及按摩乳房,从而使其在产后早期进行母乳喂养[3]

1.3观察指标

予以观察两组初产妇(1)母乳喂养率;(2)泌乳时间。

1.4统计学分析处理

将两组初产妇临床相关数据信息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泌乳时间方面实行比较,使用均数差x±s的方式显示与t进行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两组母乳喂养率方面实行比较,采用率%的方式表示与X²进行检验;统计学处理的最后结果为P<0.05可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母乳喂养率方面实行比较

实验组母乳喂养率方面高于参照组、实验组人工喂养率低于参照组,而两组初产妇混合喂养率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母乳喂养率方面实行比较[n=48(%)]

组别

母乳喂养率

人工喂养率

混合喂养率

实验组

37(77.08)

7(14.58)

4(8.34)

参照组

25(52.08)

18(37.5)

5(10.42)

6.5579

6.5442

0.1226

P

0.0104

0.0105

0.7262

2.2两组泌乳时间方面实行比较

实验组泌乳时间方面早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泌乳时间方面实行比较[n=48 (x±s)h]

组别

泌乳时间

实验组

25.24±1.33

参照组

39.51±2.46

t

35.3530

P

0.0000

3.讨论

初产妇因没有分娩经验、担心胎儿健康状况,以及分娩的过程承受一定痛苦等,所以容易出现不同程度负性心理情绪,这对于分娩的结局会构成直接影响[4]。针对于此,本次研究实施了产前产后护理,在产前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向初产妇普及新生儿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同时告知初产妇母乳喂养方法、嘱咐初产妇产前补充含有营养物质的食物;产后护理能够关注初产妇分娩后心理状态变化,加强护患沟通、初产妇和其家属沟通,通过乳房按摩、乳房热敷、乳房刺激等方式促进初产妇尽快泌乳,然后指导初产妇于产后早期接受母乳喂养,以此使得初产妇产后早期泌乳并恢复身体健康、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

[5]

总而言之,初产妇护理中产前产后护理干预的施行,有助于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降低人工喂养率及混合喂养率,并且缩短初产妇的泌乳的时间。

参考文献:

[1]路莎.初产妇运用产前产后护理对其母乳分泌时间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7):201,214.

[2]陈丽华.分析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不良情绪和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2,41(11):125-129.

[3]谷纯砾,熊丽丽.循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剖宫产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0):1516-1519.

[4]苗金平.围术期心理支持联合盆底肌训练预防初产妇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5):168-170.

[5]谭晓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促进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和泌乳的应用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4):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