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5
/ 2

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周娜

612601198108251823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地下管道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各种形式的地下管道之间的矛盾,可以把它们都集中在一个综合管廊内。综合管廊位于地底深处,为了防止管道发生漏水而影响其使用,有必要对其进行防水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地进行综合管廊的防水设计,确保其施工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和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在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中,由于管道数量多,管线类型复杂,因此对工程的防水性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防水出了问题,将会对燃气、电力等管线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除了要严格遵守规范之外,还要运用合理的防水技术,选择适当的防水材料,加强工程的防水性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一、结构自防水施工

结构自防水是通过对建筑结构和材料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工程防水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可以确保防水的持久效果,减少了新的防水层施工的工期和成本,并避免了因地下水渗漏引起的地基沉降等问题。结构自防水的关键在于通过加固建筑结构,使其本身拥有防水功能。结构设计上考虑防水层。

在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到构件的使用寿命、材料的耐久性和防水层的施工,以使结构本身能够具有防水的能力。例如,在建筑屋面、墙面和地基等可渗漏的部位,必须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较好的防水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防水膜、防水涂料等,并要求施工方按规范施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实施过程应考虑细节处的处理,如柱、墙、梁的连接处、窗户、门和揭示板等构件的交接处,应注意细节处理,防止漏水。在施工后进行平面或立面渗透试验以确认防水层的效果,确保建筑本身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结构自防水施工是一种有效的防水方法,它可以确保工程结构本身具有较好的防水能力,减少新的防水层施工工期和成本。但是,结构自防水需要有较好的结构设计和细节处理,并且需要选择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合理施工。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渗透试验等措施以确认防水层的效果,确保工程的防水效果。

二、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施工技术

(一)暗挖施工

暗挖施工是将管廊按预定位置预制好后,用专门的掘进机器进入土体中,将土方挖掉,同时将管廊拼装好再向前推进的施工方法。暗挖施工相对于明挖施工更具有优势,它可以减少对现有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暗挖施工的防水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涂料、防水膜等,并要求具有防水性能和耐久性等特性。对于预制好的管廊,要进行加固和防护,例如加固措施可以采用预应力、钢筋增强等方法,以提高管廊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防护措施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将管廊过度覆盖,在管廊的周围加设护坡带、防护板等,以减少管廊在施工过程中遭受损坏的可能性。

(二)穿墙套管施工

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中,穿越沟壑、道路、隧道、建筑等场地时,需要采用穿墙套管施工技术,将管道穿越相关场地,确保管道的连通性,并实现防水效果。

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穿越的具体位置和路径。为制作穿越口,需要制作穿墙套管模具和分离模具。首先,在墙体上进行划线、钻孔,并将穿墙套管模具放置在相应的位置。然后,进行引导钢筋,浇筑混凝土,以固定穿墙套管模具,最终拆除模具,使穿墙套管穿透墙体。拆除模具后,再进行混凝土的喷涂,以加强墙体的防水性能。当穿墙套管施工完成,需要在套管内安装管道,并进行连接,以使管道连通。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漏水测试,以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密,并且两端的防水层是否有完善的连接,以确保防水效果。

(三)橡胶止水带施工

橡胶止水带是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防水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抗渗性能、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防水领域。

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管廊的基层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基层不平整或有其他缺陷,需要进行修补以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在管廊的墙体或地面边缘处,先用环氧底漆涂刷一层底漆。然后,将止水带用专门的胶粘剂粘贴住,并用钉子在止水带上固定。在将两条橡胶止水带连接时,需要进行搭接处理。在连接位置处,将橡胶止水带分别压在基层上,确保两端至少重叠10cm,并用湿毛巾对止水带进行加盖,使橡胶止水带的两侧都完全密封。为了确保防水效果,要求将橡胶止水带深度处理到管廊的深度,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橡胶止水带的断面不能侵害到管道的外壁,特别是在转弯处,更需做好深度处理的工作。在橡胶止水带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漏水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基础渗透试验,验证橡胶止水带的性能和防水效果。然后,再进行水龙头或洒水测试,检查橡胶止水带和管道连接的严密性和耐水性。

(四)明挖施工

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施工的明挖施工方法是将管廊现场按照预定的位置逐段挖掘,然后在地下安装管道和构件,并在其周围保护层上刷上或铺设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挖掘过程需要在地下与地面之间开辟出一定的距离,以保证防水材料施工和挖掘的有效性。在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周围的建筑、道路、地下管线等进行充分的保护,以防止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挖掘地下管道及构件安装的位置后,需要对基底进行充分清理和整平,以确保防水材料的粘贴牢固和流程的平稳。在清理和整平基底之后,可以采用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进行防水施工。

(五)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施工常见的形式包括橡胶止水带、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等形式。在进行防水层施工之前,需要对基底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基底存在凸起、凹陷等缺陷,需要进行处理,以保证防水层施工后的平整度和附着力。首先在基层上安装基层处理板,以保护基层并提高防水层的附着性和强度。粘贴或铺设防水材料是防水层施工的关键一步。要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和防水材料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基层、文水材料之间的缝隙要充分填充并用专业的工具进行压实,以保证防水层与基底的结合牢固,防水材料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密,以及是否覆盖完整。在防水材料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缝隙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首先要查找所有的缝隙,并对其进行清理处理,保证所有缝隙干净、整齐。然后,采用防水材料粘贴或铺设的方法,填充缝隙并涂抹专用的渗透加固材料,以增强防水效果,提高防水层的耐老化、耐腐蚀等性能参数。

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外保护层施工,用于提高防水层的耐腐蚀、耐风化等性能指标,同时对防水层进行保护。

结束语:在市政建设中,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对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深入,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相应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水技术方案,并且在建设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建设标准来执行,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防水性能,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持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浅埋盖挖快速装配支护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8):79-81.

[2]赖佑良,王平,赵荣.浅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