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1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

陈敏华

福建省尤溪县第五中学

    【摘要】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教学在课标中有多处体现,本文结合“学习任务群”对高中思辨性议论文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和探讨,主要从“‘群课程’——依托教材系统构建特色写作教学课”和“‘群活动’——依托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思辨性议论文;教学策略

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教学在课标中有多处体现。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于“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两个模块上。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设置为单独任务群,仅次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对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的要求主要依附于“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体现,从语言、思维、审美及文化四个维度指引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开展。课标设置的 18 个学习任务群,贯彻了“整体设计,统筹安排”的基本原则,并考虑了问题导向、自主合作、思维创造性若干关键问题,更是兼容跨媒介运用等新时代教学的特征。而对于“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教学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新的课程组织方式,与学习任务群既有渗透融合、衔接延伸的关系,也存在深层次的递进关系和差异性。

(一)“群课程”——依托教材系统构建特色写作教学课

通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发现,思辨性议论文的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能够通过思辨性文章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思辨性议论文的具体写法,形成一定的逻辑论证关系。在现行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其将思辨性文章集中布局,以教材为依托,从阅读走向写作,通过阅读文章,进行语言梳理与整合,有效提升了文学活动的有效性。对思辨性文本的阅读教学,成为思辨性写作教学的前提,有规划有层级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将思辨性文章单独列为一个单元,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逻辑认识,有效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对部编版教材的梳理发现,逻辑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语言表达成正相关。因此,通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以教材的思辨性阅读篇目为依托,建立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性。以赫尔曼·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的逻辑思维结构为例,在赫尔曼·黑塞看来,读书的目的、前提是阅读杰作的关键,赫尔曼·黑塞将读书的目的与修养联系起来,通过读书来认识自我,获得教养,从而把握阅读杰作的方法,真正做到阅读杰作。这是将逻辑思维发展与语文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的过程,教学中通过“由表及里”的分析,更能够建立密切联系,增强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与深刻性,从而重构高中议论文写作课程。

(二)“群活动”——依托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文的实践性特征,写作教学也不应千篇一律进行应试训练,而是应该在实践活动中真正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从被动学习和模仿走向主动运用和创新。例如,

学习任务群中提出了对表达能力的要求,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开展主题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论证,以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议论说理能力。

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教学前,可以进行思辨性表达训练,为思辨性议论文写作奠基础。根据议论文写作的结果输出,进行理性的辩论是议论文写作的前提。通过高中思辨性议论文写作的“群辩论”方式,建立完善的思维辅助,帮助高中生进行论证。

第一,通过对作文材料中布置的任务,进行观点的澄清,找到论证的核心,初步建立对立观点。

    第二,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哪些事件可以作为事实论据。

第三,对证明这一观点,提供的事实论据是否可以作为补充。

第四,进行论证的前提是否具有可靠性,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

第五,需要举出反面论证的道理和事实,用来作为辩驳观点。

第六,综合以上观点和事实,能够找到论证的突破口,形成完善的思辨性论证结构。

以上六步可以被简化为“正—反—正”的思维模式,这是通过正面论述来提供数据支撑,辅助以反面辩驳的重要依据,能够为高中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也能够形成独立的辩驳意识,完善辩驳情境,也能够为辩驳提供合理的依据,促进辩论过程中的正反双方找到明确的论点作为支撑。

高中思辨性议论文写作中,需要通过群辩论来找到多面性观点,促进论文写作和组织安排,运用独立思考能力,在头脑中建立有效的互相辩驳和思考,能够有效辅助高中生认识论证的方法和个人认知,有利于高中生打开思维空间,建立完善而强有力的观点,为选择准确的论证角度提供支撑。在分析事实之初,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一观点一般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理论支撑,但是只要学生认为对的就可以作为“正”来出现,而在进行辩论过程中,就会出现互相反驳的观点,通过反驳观点来证明对方的问题,找到个人“正”的立论依据,这一过程中就能够充当彼此的“反”,而当最后找到结论的时候,就可以再一次明确彼此之间的“正”。而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正是将自己的“正”与对方的“反”相统一的过程,能够综合化得到探究辩论的基本论题,形成最终的结论。

“群辩论”是通过传统辩论赛的方式来进行思辨性议论文写作前的指导,而且还可以通过辩论主席的陈述来追求理性的论证过程,有助于发现问题的冲突,了解不同学习者的立论依据,形成合作化探究。在表达与交流上,可以实现观点的搜集,通过信息论证来辅助论题,将保持中立的观点进行搜集整理,最终通过判断来初步形成辩论词。“群辩论”需要有完善的前期准备,这是进行基本活动和交流的必要前提,更是进行正面论述与反面论述的关键。通过“群辩论”可以进行同立场与对立立场之间的交流,找到质疑的关键,进行个人的观点倾诉,为探究式走向寻找更好的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