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药学角度探究儿科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从临床药学角度探究儿科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

崔丽芬

伊金霍洛旗妇幼保健院 0172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儿科临床中阿奇霉素用药的不良反应和临床药学研究。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68例儿科患儿,其中34例为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另外34例为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阿奇霉素;儿科;用药不良反应

在儿科患儿的诊治过程中,除了治疗疾病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患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抗生素,然而其用药安全性备受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关注。如果阿奇霉素用药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心、肾功能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对于免疫力较弱的患儿更加需要注意用药时间和用药量的控制,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文对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接收的68例儿科患儿,随机分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18例男,16例女;年龄:2-9岁,均值(5.96±1.23)岁;观察组:19例男,15例女;年龄:2-10岁,均值(5.94±1.26)岁;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年龄在2岁-10岁之间;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确诊为儿科疾病。排除标准:年龄不在2岁-10岁之间;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未在本院接受治疗;资料不完整或有严重缺失。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进行病情评估,明确诊断后实施常规治疗,同时结合不同抗生素药物治疗。

1.2.1对照组

红霉素:静脉滴注,用量为20mg/kg,分2-3次应用。

1.2.2观察组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混合阿奇霉素,每日1次。

两组用药后,对患儿用药反应、各项指标、临床表现等仔细观察,以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为依据采取针对性处理对策,并对用药方案、用药剂量进行分析,归纳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效果判定: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经过相应的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表示显效;临床病症有所改善,但是需要继续参与治疗,表示有效;临床症状未减轻,或者加重,表示无效。(有效+显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包括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肠胃不适。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率(%),前者用t检验,后者用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4

16

10

8

26(76.47)

观察组

34

20

12

2

32(94.12)





4.221

P





0.039

2.2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分组

例数

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

肠胃不适

发生率

对照组

34

6

2

3

11(32.35)

观察组

34

2

0

2

4(11.76)





4.191

P





0.041

3讨论

阿奇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儿科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等疾病。研究表明,阿奇霉素对因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肺炎,以及由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宫颈炎和尿道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阿奇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敏感维生素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阻碍蛋白质合成。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可用于治疗由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引起的疾病。此外,部分资料也对阿奇霉素的β-内酰胺酶抵抗性进行了研究,但其在临床上的意义尚待深入探讨。

临床上,阿奇霉素主要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疾病治疗中,但是其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适感,包括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等,除导致患儿心理压力、生理负担加重外,也可能诱发不良事件。临床上,为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分析阿奇霉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在保证顺利治疗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首先,对药物用量严格控制。以患儿实际年龄为依据,对阿奇霉素药物用量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患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等,在确保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保证药物用量合理。其次,对操作流程严格规范。医护人员用药期间,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如果只根据经验用药,很可能导致错误的出现,使得患儿不适率提高。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互相监督制度,根据每位患儿真实状况用药,并对用药流程进行规范,尽量降低操作不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最后,详细介绍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严禁空腹用药。用药前,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药物原理、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以便患儿在用药后,家属能够及时发现患儿的不适现象等,在发现异常表现后,马上向医生反馈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总而言之,儿科诸多疾病治疗中,阿奇霉素使用率偏高,但是其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应根据患儿真实状况调整药物用量,仔细观察患儿用药反应,尽可能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贤贤. 阿奇霉素制剂儿科临床应用分析[J]. 甘肃科技纵横,2022,51(05):94-96.

[2]管秀峰.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2):217-219.

[3]张连芳.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2):219-221.

[4]徐兆风. 从临床药学角度探究儿科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9):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