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闰嘉 , ,郝魁花   ,于瀚洋 

山东北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1412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项目的建设规模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也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想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强化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工作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重要性

从宏观角度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内容,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城市发展状态,更高的建筑质量是持续推进城镇化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此外,建筑工程质量与民生质量密切相关,建筑质量问题会劣化建筑使用品质,导致建筑使用感受变差。更为关键的是,建筑质量问题往往影响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质量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剧,这使得相关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隐患,这是在以人为本社会理念下绝不允许出现的情况。从企业自身角度看,建筑企业想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障较好的企业效益。施工技术是建筑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内容,高超的施工技术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场施工管理作为企业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更为严格的管理标准能够为企业建立更好的行业口碑,这些都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发展活力的重要基础。

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

2.1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全过程中,施工管理体系的科学、健全极其重要,既关系到施工管理效果,也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所以,施工企业需要深化施工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监管机制、激励机制等。为更加高效地实行每项制度,同时强化其实效性,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严格落实一系列标准与制度,并且还要合理制定赏罚标准,完善施工管理人员日后应遵守的行动准则,一方面可以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出现工作失误,实现其工作效率和质量最优化。从监督管理角度来讲,施工企业需要全面重视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准确定位监管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从而充分利用其监管职能,从各个方面严格监管每一施工环节,以此提高施工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2.2.1完善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前期,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夯实的准备工作:其一,现场施工准备需要保持充分性。工程招标开始前,对于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调研,获取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在建设前期还需要向施工资源提供部门,提供对应水、电力资源的申请手续,为后续施工工作奠定基础。其二,技术准备需要保证科学性。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施工技术的原理,清晰施工工艺,了解施工招标和管理的诉求。在此环节,施工人员要能够切实做好前期的测量工作,对接工作和审核工作,在此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实现施工测量方案的设定,确保网点测试结果得以控制,合理进行数据信息的上报,以保证施工质量处于达标的状态。其三,机械设备准备需要保证合理性。也就是说,在施工前期,要能够依照施工材料和设备检测诉求,切实做好开工后机械短缺、机械损坏、其他材料不足的风险,确保依照实际的施工方案和流程,合规地进行操作。

2.2.2实现现场施工计划书的编制

在实际施工前期,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做好系统化的调研工作,结合调研情况,切实进行施工现场组织规划书的设定,这样工程整体的运行情况、施工进程情况、施工现场平面图设定情况,都可以朝着统一的方向进展,使得现场施工计划书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整个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多维度效能。在施工计划书编制的时候,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诉求来进行优化设计,继而保证施工计划能够有效贯彻执行下去。在此过程中,要在计划书中明确如下的信息:工程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信息、工程质保体系措施质量检测信息、工程施工组织体系图信息等,确保信息是详细的、明确的,可以在后续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有效贯彻执行的。

2.2.3实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标准化管理

实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标准化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有序性,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标准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实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标准化管理。以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为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单位要对标混凝土浇筑的相关技术标准,根据混凝土浇筑的技术标准来把控其浇筑过程的施工环境以及建筑结构等施工流程,进而实现混凝土浇筑的标准化管理。除此以外,对于那些承重处或具有特殊防水要求的位置,施工单位除了要严格按照标准把控以上因素外,还要综合考虑硬度、刚度等因素,进而切实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的标准化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2)实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制度的标准化。施工单位要合理制定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制度,并在制定好后予以落实,实现其标准化管理。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标准化以后,现场施工出现问题,相关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就可以及时出具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以现场施工的各类警示标示为例,施工单位要统一规定警示标示的样式、类别,进而方便相关的工作人员识别、管理。除此以外,施工单位还可以在各个施工环节打造一个施工样板,进而为整个建筑工程定下技术标准,并确保相关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切实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施工质量。

2.3整合信息技术,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提高信息化水平是提升施工管理效率的重要基础。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各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构建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同步和信息共享。执行各项施工管理工作时均应进行电子日志记录,形成完善的施工管理电子日志。依托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动态掌握施工现场各项施工情况,了解施工进度并进行相应的施工规划。通过施工管理系统提升信息流转效率,保障各项施工信息的实效性。实现工程档案数字化,进一步提高档案录入和档案调取效率,依托数字化工程档案更好的记录施工作业信息。另外,还可以依托施工管理系统计算各子工程量,通过分析平均施工效率明确相应工程能否按期完工,结合效率数据调整施工速度并保障各工程按期交付。施工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数字化人员管理,通过考勤系统了解施工现场各施工人员的到岗情况,并分析各工程施工人员出勤率。

2.4强化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

在进行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时,首先,要重视对作业安全风险的识别。在此过程中,作业人员要根据作业区域周边的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施工作业方案,同时,要对作业环境进行预先勘察和评估,以防止因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安全风险。此外,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物料因素、人为因素与社会因素等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后后续的风险控制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其次,在明确潜在的安全风险后,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作业现场要科学运用安全防护装备,并在作业前对相关人员的防护措施进行严格检查。例如,涉及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并系好安全绳索,以防止跌落事故的发生。最后,要做好现场作业的跟踪记录,对作业的时间、流程、人员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保证作业的规范性,降低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同时也可保证在发生安全事件后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查,找出存在问题的环节,以便对相关责任的认定。

结语

综上可知,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施工企业已建立起相应管理模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施工管理创新,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施工企业需要持续加强施工管理创新,从而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让施工企业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进一步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景豪.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21(27):57-58.

[2]党伟,何少康,李玉,等.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房地产世界,2021(08):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