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析

 牛爱花

 北村眀德小学  033599

摘要:合作教学强调学习任务的分工和整合。数学教师通过体系化的学习内容,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让每一个学生专注于某一内容的学习和探究,再通过知识的整合,让学生彼此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有限的时间产生无穷的收益,这就是合作教学的基本价值。想要提升合作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构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需要开展实践性社会活动,扩展合作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扩展性自主学习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扩展自己的知识海洋,让合作意识根植于未来的学习生涯。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是主要的指导者,会给学生教授大量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课堂。再加上部分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的过程中非常的严格,以及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不愿意参与课堂的互动。但是分配学习小组之后,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探讨,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有效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在小组学习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而不是主导,老师教学的舞台从讲台转变到了学生身边,使得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的询问老师,老师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有助于在今后制定更加全面的教学方案。

(三)发挥了团队效益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对问题探讨的全面性,自己想问题往往只能从一个两个方面进行,但是对与数学来说,一道题往往会有多种解答思路。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时将各自之间的想法进行分享,共同对思路进行探讨,以验证思路的可行性。很好的发挥了团队效益,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能互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合作教学内容

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懂得小组合作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内涵,最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是否真的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激情,其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影响合作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应用,能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这一单元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两者间的换算法则,懂得如何运用数学解决涉及重量的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数学小组开展竞猜游戏,挑选几种物品让学生估算物品的重量,再通过电子秤实际测量,估值的平均数最接近实际质量的小组赢得游戏的胜利。如此一来,不仅能增强合作教学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二)提升合作教学水平

合作是当代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懂得合作的基本方式与合作的基本逻辑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通过合作提高竞争力。课堂合作是现实情境中的理想状态,复杂的社会环境拥有众多影响合作效果的因子,学生需要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切实锻炼,进而提升合作能力。

例如,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时,教师需要明白运算法则的熟练在于应用,即熟能生巧,但缺乏生活情境的纯数学运算并不是合作教学的优先选择,因为纯理性的逻辑思考忽视小学生的天性,抑制散发性的创造思维,只会让学生对于小组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运算情境的创设才是关注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如购物时社会场景的多样化,不一样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价格,不同的数量和折扣都会影响着最终的价格,这都需要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小组成员参与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通过复杂的应用场景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极限,懂得在个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完成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三)扩展合作教学深度

教师需要以合作教学为核心,承担着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合作教学中边做边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扩展学生数学合作的深度。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是需要制定体系化的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自行选择某一方面的内容去研究,可以极大地缩小预习任务占用的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自我学习。二是在课堂的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利用固定的讨论时间来陈述自己的预习内容,学生在知识的分享中掌握本单元完整的内容。三是开展小组的数学游戏活动,以基本图形为模板让学生罗列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应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对生活图形的基本认知。整个合作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生在预习功课的过程中掌握合作分工的基本模式,懂得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在知识分享的过程中不仅锻炼日常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而且树立分享即高效的理念,在游戏合作的过程中懂得合作对于生活的意义。

(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合作是自我能力的延伸,也是未来可能性的扩展。在数学的合作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真正懂得合作的意义,合作意味着分工、知识的分享、高效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时,教师通过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实现本单元数学知识的高效沟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只是基础中的基础。此外还可以设置知识的延伸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自主地选择合作学习的范围,如何分配学习内容,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何保证每一位学生知识理解的正确,如何实现知识的整合,如何实现知识的有效分享。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与伙伴一起合作探索,才会真正明白合作过程本身的难度。小组成员之间思想和习惯的差异必然引发合作中的矛盾,如何进行引导和疏解矛盾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大课题。在不断地合作和摩擦过程中,学生将逐渐懂得合作对于探究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是现代教育和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知识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全面性人才的培养越发艰难,同时社会对于深度研究的需求越发旺盛,专业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专业性学科教学中体现合作性便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申迎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析[J].速读(中旬),2019(7):61.

[2]颜崇云.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文渊(高中版),2019(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