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诱发原因有哪些?该如何科学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心律失常的诱发原因有哪些?该如何科学治疗

郭晓伟

登封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河南郑州 452470

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脏节律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心脏传导异常导致的。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划分为缓慢型、快速型两种,对于不同类型使用不同治疗方法。临床常见症状为心悸,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针对病因开展积极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哪些,以下就进行解答。

1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

心律失常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疾病,会单独发病,还会和其他心血管病伴发。预后和心律失常的诱因、病因、演变趋势等相关,会突然发作导致患者猝死,还会持续累及心脏导致衰竭。心律失常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肌炎等,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导致心律失常主要原因为:

(1)正常人。在浓咖啡、饮酒、受到惊吓、情绪激动、忧郁等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或者期前收缩,健康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比青年人要高;

(2)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心脏窦房结与传导系统被侵害,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多见于各种类型心脏病;

(3)神经系统或者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心脏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出现紊乱,心脏离子平衡失调;除了心脏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导致低氧血症介导的全身酸碱平衡调节障碍等,导致出现心律失常;

(4)全身性或者其他疾病。比如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创伤、代谢疾病等导致心律失常;

(5)药物影响。多种药物都能够导致心律失常,比如肾上腺素、洋地黄类药物、非保钾利尿药、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等。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离子通道改变、心脏不应期的改变,终止心律失常。但是,抗心律失常没有药物本身也会导致心律失常,假如应用不当也会介导心律失常,还会导致死亡。

2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临床重要性为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慌、心悸、心前区突然梗塞感、落差感或者胸闷乏力、头晕眼花等症状。但是,以心律失常不同的类型,临床表现也存在各自特点。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期的心率快慢划分为缓慢型、快速型两种:

(1)快速型。比如室上性及室性过早搏动、窦性心动加速,阵发性和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房颤动为老年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乏力、胸闷、心慌等;

(2)缓慢型。比如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等,老年患者心律失常都是以此类型为主,抽搐、晕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

3心律失常的治疗和预防

3.1心律失常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其一,环境调节。对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比如减少压力、戒酒、不吸烟等;其二,改善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过多咖啡因等,摄入含脂肪酸的鱼类、蔬菜和谷物;其三,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对患者心脏健康进行改善,使患者身体免疫力得到提高。

(2)药物治疗。针对心动过速患者,要使用药物对患者心率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方法使药物分为四种,患者以医生指导服用药物,降低并发症。其一,钠通道阻滞药。包括轻度阻滞钠通道,比如利多卡因;明显组织钠通道,比如普罗帕酮等;其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比如普萘洛尔等;其三,选择地延长负极过程药物,比如胺碘酮等;其四,钙通道阻滞剂,比如维拉帕米等。

(3)电复律及电除颤的治疗。假如患者存在心室颤动、以为快速心律失常等,医生建议患者使用电复律及电除颤进行治疗。此方法指的是严重快速心率失常的时候,使电流直接或者通过胸壁作用于心脏,从而使心肌能够瞬间除极,心脏自律性比较高的起搏点重新主导心脏节律治疗,简单来说及时利用点击方式使异常心脏节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性节律。

(4)小便刺激术。此种治疗方法比较安全、简单,能够在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中应用。此方法利用传导微电流和高频电流对患者尿道括约肌刺激,以此刺激迷走神经,对心跳节律调整,需要医生来完成。

(5)家庭救治。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以使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常用方法为:其一,尽量使患者躯体前弯、头向后仰;其二,使患者对膨胀困难的气球吹起;第三,使用压舌板和手指刺激咽部诱发呕吐、恶心;其四,使患者深呼气,闭合声门或者口堵住鼻孔深呼气;其五,使用冰袋围绕患者颈部;其六,叮嘱患者使面部浸入到10℃的冷水中,浸到耳前,在发作终止或者不能够继续屏气,面部自动浮出之后停止浸浴。此方法对于不容易控制的患者是非常有效的。

(6)手术治疗。其一,外科手术。针对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的心律失常患者,要对其开展心脏外科手术,比如瓣膜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心脏搭桥术等;其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假如患者患有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医生使用此手术对流向心脏血液进行改善;其三,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医生建议患者植入起搏器或心脏复律除颤器,从而达到控制心脏正常搏动的目的。

3.2心律失常的预防

(1)预防诱发因素。在患者确诊之后就会处于焦虑、紧张、忧郁,并且急需药物控制心律失常。忽略了导致疾病原因和防治,患者要和以往病情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诱因,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更加的安全、便捷和有效;

(2)保持稳定的情绪,放松精神,不能够过度紧张。要患者不计较小事,遇到事情要宽慰自己,并且不看紧张的球赛、电视等;

(3)部分心律失常会有先兆症状,如果能够及时发现使用相应的措施,能够避免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患者会有前驱症状,比如心悸感,这个时候要提醒患者及早休息,并且口服安定片对心律失常预防。

及时治疗心律失常,预后效果较好。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新的有关心律失常的临床试验,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较多。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去日本、美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