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影响及雷电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雷电灾害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影响及雷电防护措施

王文博

(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450003)

摘要:"雷电灾害"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巨大,自身具备着强大的的电流以及冲击破坏力,一旦发生就会对人以及周围的建筑物带来巨大的威胁与损失,严重的话还会给人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雷电可以分为直接雷击、感应雷和入侵波等不同类型。对于易燃易爆类型场所来说,极易产生严重的灾害性情况,如起火、爆破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这些年来非常关注易燃易爆有关场所的各种防雷安全工作,以便能及时解决雷电灾害带来的问题,真正做好防雷工作,为人们生活安全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雷电灾害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影响及雷电防护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雷电灾害;易燃易爆场所;影响;雷电防护措施

引言

伴随经济的增长,易燃易爆之类的物品也变得更多。当前易燃易爆类型场所主要是指较低空气湿度,大量存放低火点物质且很易引起爆炸事故的一种场所。例如,化工厂、油库、加气站、加油站、燃气储备厂、供气场、市政燃气基础设施、烟花爆竹场所、小化危站、爆炸物仓库等之类的场所。由于雷击天气并不可控,因此在大量存在易燃易爆类型物品的场所,便迫切需要做好必要的防雷措施,进而大力保护好这种场所的整体安全性。因此我国这些年来非常关注易燃易爆有关场所的各种防雷安全工作,以便能及时解决雷电灾害带来的问题,真正做好防雷工作,为人们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1.易燃易爆场所类别

按照有关规定可知,主要的易燃易爆类型场所如下所示:炸药仓库、雷管仓库、导爆管库、鞭炮仓库、液化气设施、油仓库、易燃气体库等。在这些地方,均能被电火花而触发爆炸、爆轰,进而产生很严重的破坏并且伤亡人员。在该领域但凡生产、利用或存贮火炸药等制品的建筑物都是易燃易爆类的危险场所。同时,在加气、加油、集气、付油等站点,均是正常运行时,就会不断放出爆炸性气体物质。而加工炸药、雷管、鞭炮等物质的车间,在日常的运行中,也会不断产生爆炸性粉尘物质。所以,以上这样的场所,均可以归为易燃易爆类型场所。在粮库内部储存面粉的仓,还是一种极易被忽视的易燃易爆类型场所。主要就是物质性质是一种易燃粉尘,在一般情况下均相对稳定,但是如果混入一定数量空气的话,就会在电火花的触动下导致爆炸现象。此外,在化工厂、化学品仓库、油田等地方,均是复杂多变的环境,通常含有诸多种防雷建筑物。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划分建筑物具体雷电防护等级方面,便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其中各种防雷建筑物具体占据的比例,来准确加以划分,有时在相同工厂车间,就不一样的场所也常常会划分成不一样的防雷种类。

2.雷电灾害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影响

2.1损坏电气设备

雷电灾害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发生会导致电气设备被直接击中,当雷电直接击中易燃易爆场所内的电气设备时,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烧毁,甚至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同时雷电会对易燃易爆场所内的电气设备产生的感应电压也会对设备造成损害。由于雷电对环境的温度、湿度、静电等因素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设备受到感应电压的可能性。雷电灾害会导致电力系统产生瞬间的涌电流,这些涌电流会对易燃易爆场所内的电气设备产生损坏,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雷电灾害还会产生瞬间的电压变化,这些变化也会对易燃易爆场所内的电气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易燃易爆场所的有效的防雷措施和保护措施以及防雷设施的建立不完善,一旦电气设备遭到雷击,就会引发许多严重的后果。

2.2造成火灾风险

雷电灾害对易燃易爆场所产生的后果影响巨大,首先就是可能会产生火灾风险的影响,易燃易爆场所一旦遭受的雷电袭击可能会引发火灾,雷电同时是火灾的一种常见原因,当雷电击中易燃易爆物质或设施时,可能会导致爆炸、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产生。同时雷电会对易燃易爆场所内的电气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可能导致设备失灵、短路、电弧等问题出现,电气设备遭到损坏,进而引发火灾。其次就是会增加火的灾风险,雷电灾害会增加易燃易爆场所内的火灾风险。雷电对环境的温度、湿度、静电等因素均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都是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一旦易燃易爆场所内发生火灾,雷电灾害会加大火灾损失。由于易燃易爆物质的特殊性质,火灾往往会形成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灾害发生,加大了火灾的损失。

2.3危害人员安全

当雷电直接击中易燃易爆场所时,可能会直接伤害场所内的相关人员,会直接导致人员死亡或着受伤,对场所内的人员造成直接的伤害。雷电灾害会对易燃易爆场所内的静电产生影响,产生静电放电现象,这些放电可能会对人员产生威胁。场所内的电气设备也会产生影响,导致设备失灵、短路、电弧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可能对人员产生电击伤害。还会对场所内的人员产生心理影响,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进而影响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意识。

3.雷电防护措施

3.1加强防雷安全监管

为了有效地防雷减灾,各级政府应当加强与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形成有效的防雷安全监管体系,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共同负责监管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我们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和各部门的执法检查活动,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采取行动,并依法处理。通过加强对基层防雷工作的指导,可以有效提升社会防雷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规范统一,从而提升防雷检测服务市场的竞争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2建立完善的防雷设施

易燃易爆场所需要建立完善的防雷设施,包括接地系统、避雷针、防雷线、防雷带等,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场所内的设备和建筑物都能够有效地接地,减少雷电灾害对场所的影响。安装避雷针,技术为了避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和设备,减轻雷电灾害的影响。需要在易燃易爆场所建筑物和设备周围安装防雷线和防雷带,形成完整的保护体系,减少雷电灾害的影响。以及避雷器的安装,能够保护设备免受雷电灾害的影响。同时易燃易爆场所需要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缺陷和隐患,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选择合适的雷电监测系统根据易燃易爆场所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雷电监测系统,确保监测系统能够覆盖整个场所,及时发现雷电活动。建立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对监测到的雷电活动进行分析和处理。

3.3针对性防护电磁雷电脉冲

根据近些年来检测易燃易爆类型场所的实践防雷电研究知,不仅要直接防雷,而且还要按国家规范,来防护好电磁雷电脉冲。同时还应系统防雷,采取接闪、屏蔽、分流、等电位连接、布线、共用接地等专业防雷方法。实际的防护方法:改进直接防雷系统、屏蔽并将两端接地、等电位连接金属构件等。若未共用接地,则在各接地体系间宜安装均衡地电位器。一切信号线路,都基于接口或浪涌保护进出,在各种信息设备一起共用的UPS前,装上浪涌保护器。

结语

综上所述,雷电灾害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影响非常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除了要顾及场所当中的易燃易爆基础建(构)筑的防雷外,还应从规范要求出发,在安全第一的条件下,积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雷措施。

参考文献

[1] 胡欣杨加艳曾进粟锴贺秋艳.关于易燃易爆场所雷电防护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 2021, 000(010):32-33.

[2] 赵宇,范存飞,刘洪新,等.易燃易爆场所雷电防护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 2019(34):2.DOI:CNKI:SUN:HLKX.0.2019-34-016.

[3] 刘志雄.雷电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应对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 2018(6):1.DOI:10.3969/j.issn.1674-8409.2018.06.100.

[4] 黄建林.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及静电防护措施[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3):1-1.

作者简介:王文博(1981.04)女,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研雷电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