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顾洁婷,王晓菊,李晓红,刘冬雨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 7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的期望,幼儿园教育逐渐出现了“小学化”现象。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化”现象的表现、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本应注重儿童的游戏、探索和综合发展。然而近年来幼儿园教育逐渐出现了“小学化”现象,即过早引入学科知识和学习方式,使得幼儿园教育趋向于小学化。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一、“小学化”现象的表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教育逐渐呈现出“小学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知识的过早引入:幼儿园教育开始过早地引入学科知识,如数学、语言和科学等,以及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幼儿被要求学习书写字母、数字,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这使得幼儿在学习上承受了过大的压力,无法享受到本应有的自由和愉快的学习体验。2、学业压力的增加:由于学科知识的过早引入和教学目标的提升,幼儿园教育逐渐增加了学业压力。幼儿需要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和作业,有时还需要参加形式化的考试和评估。这使得幼儿过早地承受了来自学习的压力,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兴趣发展。3、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在追求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方式逐渐趋向单一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和记忆式学习成为主导,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机会。4、考试评价的倾向:幼儿园教育逐渐趋向考试评价的倾向,过多地注重学习成绩和排名。幼儿被迫参加形式化的考试,以获取好成绩和被家长、教师和社会认可。这种考试评价的倾向剥夺了幼儿的自由和快乐学习的权利,使他们失去了自我发展和兴趣培养的机会。

二、“小学化”现象的原因

"小学化"现象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存在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家长的期望与焦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抱有高期望和焦虑,希望他们在早期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优势。这种期望和焦虑促使家长要求幼儿园提前引入学科知识,让孩子在学前阶段就能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2、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也是"小学化"现象的一个原因。在一些发达地区,幼儿园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提供更多的学科知识和学术活动。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与其他地区的孩子竞争,会通过提前学习和培训来弥补资源的不足。3、教育体制和政策的影响:教育体制和政策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会影响"小学化"现象的出现。一些教育政策和标准注重学科知识和学业成绩,导致幼儿园教育更加注重学科教学和考试评价,从而强化了"小学化"现象。4、幼儿园教师的认知和行为:幼儿园教师的认知和行为对"小学化"现象的出现起着重要作用。一些教师可能存在认为提前引入学科知识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的观念,因此在教学中过度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培养。

三、“小学化”现象的影响

"小学化"现象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存在会对幼儿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1、儿童身心健康问题:过早引入学科知识和学业压力会给幼儿带来过度的负担,容易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失眠等。幼儿在发展阶段本应以游戏和探索为主,过早地接触学校化的学习方式可能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2、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减弱:过度注重学科知识和学业成绩会使幼儿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幼儿园本应是一个充满趣味和激发好奇心的学习环境,但过早引入学科知识可能会使幼儿对学习失去热情,产生学习厌恶情绪。3、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受限:"小学化"现象往往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过度关注学科知识和标准答案,缺乏对幼儿自主思考和创造的鼓励,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影响了幼儿的创新潜能的培养。4、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的缺失:过度注重学科知识和考试评价会使幼儿园教育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幼儿的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幼儿在幼儿园中应该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来培养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但"小学化"现象容易使幼儿的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受限。

四、应对“小学化”现象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体系应基于客观、可量化的指标,而不受主观偏见影响。其次,评价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能够被其他研究者验证和复现。此外,应该鼓励创新和多样性,避免过度关注特定领域或方法。还应考虑对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综合评估,以促进具有高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最后,透明度和公正性也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原则,确保评估过程公开、透明,并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2、强调游戏和体验式教育

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应该特别强调游戏和体验式教育的价值。这种教育方法通过以游戏为媒介,将学习与乐趣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评价体系应考虑游戏和体验式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如发展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等。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成果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评估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内容,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这样的评价体系将为游戏和体验式教育提供支持,并推动其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3、加强家园合作,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

评价体系应包括家长参与教育的程度和质量,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家访和家庭作业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资源,帮助家长了解最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技能。评价标准可以考虑家长与学校的互动频率、参与学生学习的程度以及支持学生发展的行为等方面。通过加强家园合作,我们可以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提升教师素养,可以提供定期的专业发展培训,包括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讨、幼儿心理发展和行为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评价标准可以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幼儿个别差异的关注程度、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结束语:“小学化”现象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教育界、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和重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快乐、全面和有意义的幼儿园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珊.幼儿园管理视角下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D].导师:穆徏暄.贵州师范大学,2020.

[2]陈丽雅.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初探[J].读写算,2020,(03):37.

[3]秦丽萍.阐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家长,2020,(03):170-171.

[4]宋丽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话语分析[D].导师:朱细文.河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