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胜任力要求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岗位胜任力要求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管理分析

吴秋莹

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有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并举例说明了在不同专业领域和不同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要点。本文旨在为住院医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岗位胜任力

引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在规范化培训期间,通过理论教学、模拟教学、临床实践等方式,使住院医师掌握各专业领域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过程。

一、简析现有培训体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制定,其优势包括完整的体系,规范的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显著的效果。此体系涵盖了各专业领域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无菌技术、换药术、清创术、缝合技术等,并且根据国家执业医师的技能考核标准进行设置。尽管如此,该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固定的体系,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同质化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该体系缺乏针对不同专业和阶段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培训。另一方面,该体系的内容没有跟上临床技术的发展,比如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等。此外,该体系过度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如网络教学、虚拟现实等。最后,培训效果因地区、基地、专业等因素而存在差异[1]

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构建

(一)确定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

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是他们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等综合能力,以便有效完成岗位职责和任务。这一概念涵盖了八个关键维度:医师职业素养、医学知识与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教学能力、终生学习、信息与管理、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

例如,在医学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中,住院医师应掌握临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利用临床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并能灵活地适应不同的临床情境。在评估这一维度时,可以设置一系列指标,如是否能够掌握和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是否能够熟练地完成常见操作,是否能分析并解决临床问题,以及是否能够根据不同情境调整临床思路和策略。在评估这些指标时,需要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例如,对于“掌握本专业领域基本理论知识”这一指标,可以设定四个等级:优秀(能够掌握并应用核心理论知识,能够指导他人学习),良好(能够掌握并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合格(能够掌握部分理论知识,能够接受他人的指导和帮助),不合格(掌握的理论知识有限,不能运用到临床实践中,需要他人的持续监督和干预)。

最后,在评价住院医师的各项指标时,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例如,对于“掌握本专业领域基本操作技能”这一指标,可以通过模拟操作或直接观察的方式,对住院医师的技能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360度反馈和反思日志等方式,从多个角度收集和分析住院医师的技能表现。

(二)设计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是指以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设计和实施,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培训体系。该培训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如下:

1.培训目标:根据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维度和指标,确定培训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例如,总体目标是提高住院医师在医学知识与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等方面的岗位胜任力;具体目标是使住院医师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进行有效的临床决策和病人管理,能够与患者、同事和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等。

2.培训内容:根据培训目标,选择与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相关的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例如,理论知识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最新的临床指南和循证证据等;操作技能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常规操作、紧急操作、新兴或前沿操作等;案例分析包括典型或复杂的临床病例,要求住院医师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包括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或挑战,要求住院医师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等。

3.培训方法:根据培训内容,选择适合住院医师学习特点和需求的培训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例如,传统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模拟教学、临床实践等;现代方法包括网络教学、远程教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4.培训过程:根据培训方法,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安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人员、资源等。例如,培训时间可以按照不同专业领域和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如基础阶段、进阶阶段、高级阶段等;培训地点可以按照不同培训方法进行选择,如教室、模拟室、临床科室等;培训人员可以按照不同培训内容进行分配,如带教老师、专家教授、同行评估者等;培训资源可以按照不同培训需求进行准备,如教材、教具、设备、网络等。

5.培训效果:根据培训目标,采用合适的评价工具和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过程评价和结业评价。例如,过程评价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对住院医师的学习进度和表现进行持续的监测和反馈,以及对培训计划和安排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结业评价是指在培训结束后,对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水平进行综合的考核和评价,以及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三)举例说明培训体系实施方案和要点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是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和不同阶段的住院医师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培训体系,旨在使住院医师能够适应不同的临床环境和需求,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要点的示例:

心脏内科基础阶段的培训目标是使住院医师掌握心脏内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诊断和治疗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培训内容包括心脏解剖生理、心电图分析、心脏超声检查、心导管检查等。培训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模拟教学、临床实践等。培训过程包括每周一次的理论教学,每月一次的模拟操作考核,每日一次的病例讨论,每周一次的心导管观摩等。培训效果包括过程评价和结业评价,过程评价采用直接观察、360度反馈等方法,结业评价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等方法。

妇产科进阶阶段的培训目标是使住院医师掌握妇产科的进阶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诊断和治疗复杂或罕见的妇产科疾病,如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合并症等。培训内容包括妇产科肿瘤学、妇产科内分泌学、高危妊娠管理等。培训方法包括网络教学、远程教学、虚拟现实等。培训过程包括每月一次的网络教学,每季度一次的远程教学,每年一次的虚拟现实操作培训等。培训效果包括过程评价和结业评价,过程评价采用在线测试、反思日志等方法,结业评价采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法。

普通外科高级阶段的培训目标是使住院医师掌握普通外科的高级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诊断和治疗新兴或前沿的外科疾病,如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遥控手术等。培训内容包括普通外科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培训方法包括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培训过程包括每周一次的增强现实操作培训,每月一次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每季度一次的大数据分析和研究等。培训效果包括过程评价和结业评价,过程评价采用模拟操作、人工智能评估等方法,结业评价采用操作考试、研究论文等方法。

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是一种科学合理、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培训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住院医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该培训体系需要根据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维度和指标,确定培训目标、选择培训内容、采用培训方法、安排培训过程、评价培训效果等。该培训体系也需要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和不同阶段的住院医师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临床环境和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学刚,文凤梅.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成效[J],2021.

[2]常建祯蒿艳蓉伍秋霞吴宁蔡联英.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体系的实践探讨[J].健康必读,2021(1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