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

 杨君

太一企业管理咨询(辽宁省)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会计信息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运营业绩情况,围绕会计信息展开全面、具体的评估,可以深层次掌握企业的运营发展情况,给企业运营管理活动、投资决策的确定带来可靠的借鉴。并且,会计信息也会给企业的利益分配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在企业战略发展与长期运作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目前,一些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这不仅使企业受到了较大的损失,而且也给企业形象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所以,企业应当真正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与表现,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治理

   企业会计信息是管理层制定决策的关键依据,是保证决策正确性的重要前提。而如果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话,则会给企业的运作与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围绕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展开探讨显得非常有必要。企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基于企业长期发展这一视角来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是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的重点所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企业在对会计信息失真类型进行具体掌握的时候,也应当真正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所可能带来的危害影响。第一,会计信息失真会使企业投资方带来严重的损失。投资方在编制决策方案时,一般会依据企业会计信息展开,若会计信息失真,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不具有可靠性、准确性,那么投资决策的编制必定会遭到极大的影响,进而导致投资方受到严重的损失。第二,会计信息失真会促使市场经济秩序紊乱。企业财务工作的关键职能在于给投资方、企业、主管部门供应具体、真实的财务信息,若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特别是碰见虚假信息等状况,则会给外部资本市场带来错误的指导,导致市场经济秩序一片紊乱。第三,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扩大带来一定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下,企业的运作管理与外部形象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故意失真,会导致企业的信誉等级大大降低。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会计人员自身原因分析

1.1职业道德问题。会计人员中某些人因为一直以来都不重视强化个人的道德修养,且长时间受到金钱、权力的诱惑,导致他们会通过欺诈、作假等方式来吞并公司公款。此外,也有一些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施压之下,不得不做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主动与领导勾结对会计信息进行弄虚作假。

1.2综合素质问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会计法》在很久之前便出台了,如今,在会计资格考试制度不断推行下,我国陆续出台了新《会计法》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对应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呈现出有效的加强。不过一些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仍不高,他们会为了追求私人利益而做假账,篡改财务报告,使得账目和实际对不上。还有部分会计人员完全将职业道德忽视到一旁,依靠职务之便私吞企业公共财产。部分企业领导为获得更多的私人利益,并没有遵循《会计法》等规定,参与权钱交易,吞取国家公款,使国家受到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核算人员的素质低下。会计信息失真既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有关,又与核算人员素质低下脱离不了干系。会计信息的载体是会计凭证,会计核算结果的精准性与否会受到其他部门所供应的原始资料的真实性的直接影响。目前,在部分企业中,核算人员素质水平还比较低下,这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确保。

2.外部环境困素分析

2.1利益驱动的原因。会计造假频频高发是因为会计造假背后存在着非常大的经济利益。为了得到投资、核销货款等,部分企业会对会计信息进行作假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信任。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或许会为了晋升、涨薪等目的,而对财务报告进行弄虚作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得到更多的市场利益,满足金融单位或公司的要求,开具不真实的报告。在这繁杂的利益关系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频频高发。

2.2约束不力的原因。首先,如今不少国营企业因为管理工作一片紊乱无序,使得会计核算不具有真实、可靠的信息参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清,导致企业财产物资没有得到合理分配与使用。其次,国营企业财务人员受企业负责人的直接管控与引导,其所有的利益关系都受制于领导的管控,所以,财会工作人员不具有半点的工作独立性。最后,国内企业当下还没有构建一套完整、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内审在经济监管上无法真正展现出作用。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健全内控制度

基于企业这个视角来看,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注重制度的健全性与合理性,这样才可以真正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让企业内部管控工作更快更好地实施下去。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当落实合理有效的策略与手段:首先,需要根据会计原始凭证,认真展开信息分类处理,确保原始凭证管理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加大对原始凭证的管理力度,从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发生。其次,需要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构建全面监管机制,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稳步有序地开展,对活动中所生成的一系列信息必须及时、真实地记录下来,防止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最后,需要围绕会计人员的工作状况展开全面监管,保证其可以牢牢根据有关规定完成手中的工作,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

2.明确会计事项

   企业在开展会计有关工作时,应当对会计信息进行检查、确定、记录以及核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如今所实行的会计法中清楚指出,会计信息的确定、记录以及核算均属于会计工作的基础内容,其涵盖的内容必须牢牢根据我国规范、统一的财务制度要求,围绕会计工作的要点展开确定、计算与记录,同时也应当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明晰对应的会计要素。在企业会计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当基于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这个视角出发,充分弱化会计事项所可能带来的表面影响,组织专业的会计人员负责围绕企业会计事项展开全方位地剖析,并其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展开审查。必须认真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应当及时记录企业会计事项的有关信息,给企业稳步持久发展供应可靠、真实的会计信息参考。

3.加强信息沟通

   首先,需要不断加强企业股东和运营人员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根据企业产权结构,构建完善、合理的监管制度,明晰股东的监管职能,保证其和运营人员能够了解相同的信息,防止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运营人员为获得私人利益而对会计报告进行弄虚作假,导致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其次,需要不断促进企业产权多元化变革发展,防止一股独大,从外部引进大量股权,保证股东可以和运营人员之间展开信息的及时分享,提升股东对企业资产的监管力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最后,需要加大对股东的监管,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保证股东能够及时了解企业运营方面的重要信息,给会计管理工作供应具体、可靠的信息参考,防止信息失真。

   综上,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会计信息是企业开展运营管理、编制发展战略的关键依据,所以若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则会使企业受到难以想象的损失。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围绕会计行业展开全面的整顿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提升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性,进而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生.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2):162-164.

[2]龚鑫,陈慧.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投资与创业,2021(19):102-104.

[3]高蓉晖,赵雨梅.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20(2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