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李雯

敦煌市中医医院 736200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实验组针对相关因素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经过相关因素分析实施护理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24小时内的总胆红素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治疗后的72小时实验组新生儿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的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促使,能够提升新生儿高胆红素治疗的效果,对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对黄疸的测定一般是通过胆红素水平来确定黄疸的程度,然黄疸基本都是良性的,但是仍然需要警惕病理性高胆红素症状的发生。从临床研究来看,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会具备潜在的神经毒性,会对新生儿的肝脏造成损伤,甚至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生理发育。所以,出生的新生儿要给予高胆红素的严密观察,并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改善患儿的预后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新生儿,男新生儿38例,女新生儿42例,出生时间5-10d,早产儿12例,足月儿68例,早产儿总血清胆红素均> 172 μmol/L,足月儿总血清胆红素> 258μmol/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新生儿给与饮食护理、治疗护理等。

实验组新生儿对高胆红素疾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后的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有:

1)心理因素及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部分的新生儿在出生后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如果患儿的症状不严重会在一周之内消失。当新生儿出现黄疸后,护理人员要为家属详细的讲解关于黄疸的知识,包括发生的因素、发生机率、一般持续的时间和预后,让家属能够对黄疸的出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了解高胆红素增高的临床意义。如果新生儿属于病理性黄疸,当父母知道后会造成一些心理情绪,如紧张、焦虑,主要原因是因为担心病理性得黄疸会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发育。

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和家属建立沟通建立,鼓励家属说出心中的担忧,并为家属详细的解答相关的问题,告知家属治疗的相关措施和护理方法,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鼓励家属给予新生儿爱抚、照护和哺喂患儿,促进新生儿母亲和新生儿的情感交流。

2)喂养因素及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一般都是在第一时间内容让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母乳营养充足,通过喂养能够让母子之间增进感情交流。并且通过母乳喂养可以刺激新生儿的肠道蠕动,及时的促进胎粪排除体外,有利于肠道菌群的正常建立。同时,还需要重要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做好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宣教,让母亲掌握每天需要喂养的次数和采用的姿势,以此建立起初期饮食习惯。如果在喂养新生儿时出现了母乳性黄疸,要停止母乳喂养,可以利用仪器将乳汁吸出,保证正常的母乳分泌,待到黄疸消失后正常进行母乳喂养。在黄疸发生的阶段,新生儿的食欲比较差,护理人员要引导母亲此阿勇正确的喂养方式,以少量多次或间歇性喂养方式进行,保证新生儿摄入足够的营养。

3)治疗因素及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还可以采用光照疗法进行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对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将新生儿的眼睛佩戴好眼罩,注意每个4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保证新生儿的恒定体温,在照射时为新生儿补充水分,注意为清洁护理工作避免发生褥疮。每日对新生儿的胆红素值进行测量一次,关注数值是否出现变化,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给医生,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体温不稳定、腹泻等。

4)病情因素及护理

   经过治疗后新生儿的高胆红素预后都非常的良好,但是仍然要观察新生儿的各项体征及病情是否出现变化,尤其需要观察黄疸出现 的时间,是否伴有其它症状的出现。还需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色泽、吮吸能力、哭啼声等,通过这些特征来判断胆红素的代谢是否正常,如果黄疸症状加深时,会伴有食欲差、口水多、嗜睡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是要警惕胆红素脑病的出现,立即报告给当值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新生儿质量后的总有效率和胆红素恢复情况。在5天内胆红素恢复正常水平,并没有出现并发症状为治愈,胆红素治疗及护理后较之前得到显著改善为有效。无效是胆红素症状没有得到较明显的改变。

2、结果

2.1经过5d治疗和护理后,实验组新生儿治愈25例,还有4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8.59%;对照组治愈22例,还有15例有效,总有效率88.69%,通过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和质量24h后无明显差异,在治疗72h和120h后差异显著。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结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24h

治疗后72h

治疗后120h

对照组

40

356.8±131.2

228.2±98.5

92.5±15.6

26.7±6.2

实验组

40

352.3±128.33

235.7±93.6

46.9±11.8

14.3±3.8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生理性黄疸不会对新生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只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在5-7d就可以使胆红素降低到正常水平。而病理性黄疸对神经发育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并发症,威胁到新生儿的健康。在治疗和护理新生儿黄疸的过程中,针对性的分析黄疸发生的因素,在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的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效果,帮助新生儿快速的恢复健康。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各种引起黄疸的因素,并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并证明了通过护理干预能够现在提高治疗效果,使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下降速度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瑞,赵研.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0):2065-2066.

[2] 李建臣, 王玉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相关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2,15(6):591-592.5 

[3] 吴青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神经毒性作用的监测[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