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评价

张力军

身份证号:130281198306172417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整脊推拿手法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1月-2023年4月经我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对两组治疗后疼痛指标、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定指数与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7%,对照组为81.5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整脊推拿;治疗效果;疼痛感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外伤、劳损等因素导致胸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使胸段脊柱、胸廓的生理机能失常,出现胸背部疼痛与功能受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1]。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胸椎疼痛、胸椎活动受限,活动后疼痛感会加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由于具有副作用小、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势,深受患者好评,特别是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相关研究指出[2],整脊推拿手法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7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7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1月-2023年4月经我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0-67岁,平均(43.13±5.49)岁。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22-69岁,平均(45.19±5.9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推拿治疗:对患者的背部、四弄不进行按摩,时间为5~10min,使患者脊椎旁的肌肉及软组织得到放松。 观察组行整脊推拿手法治疗::①端坐扳肩膝顶法:患者取端坐为,下肢呈自然弯曲,然后指导患者双手手指自然交叉,放于颈项部位;医生站于患者的身后病握住其肘关节,用膝盖顶住患者胸椎的上段部位,提醒患者身体往后仰,尽量向膝部靠近,身体自然放松。并使用适合的力度将患者的双肘往后扳,将膝盖向前上方顶住患者的胸椎椎体,直到听到患者关节复位的声响。②俯卧双手冲压法: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其双手自然的放于身体的两边,并放松身体。医生站于患者身体的一侧,面向病患头部方向,使用一只手的手掌根部压在患者椎棘突的部位,用另一只手的手掌分布叠压在手背上,让患者保持张口状态,进行深呼吸此时顺势用手掌根部向患者的前上方实施冲压,冲压的方向要和患者椎棘突的角度相对应,当医感受到病患脊椎移动或者发出复位的响声,则表明整复成功。两组均治疗1次/d,个治疗两周。

1.3观察指标

①疼痛指标:包括疼痛评定指数与视觉模拟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②治疗有效率=(显效数+好转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𝑥2)或Fisher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疼痛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定指数与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疼痛指标比较(,分)

组别

n

疼痛评定指数

视觉模拟评分

观察组

38

2.13±0.67

2.15±0.73

对照组

38

4.42±1.26

3.98±0.98

t

-

8.935

8.338

P

-

0.000

0.000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治疗有效率为97.27%,对照组为81.5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8

29(76.32)

8(21.05)

1(2.63)

37(97.27)

对照组

38

20(52.63)

11(28.95)

7(18.42)

31(81.58)

𝑥2

-

-

-

-

5.029

P

-

-

-

-

0.025

3.结论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主要表现为患者上位、下位胸椎部位出现功能障碍和局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和行动能力[3]。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慢性劳损或外力导致的。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采用物理按摩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此项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对患处实施按摩,使其患处的肌肉及软组织得到放松,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复位关节的有效。在传统的推拿按摩中,操作复杂,且按摩力度不易把握,容易的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与传统按摩相比,整脊推拿手法的安全性更高,操作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更小,更适用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的治疗中

[4]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定指数与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7%,对照组为81.5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认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实施整脊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赵鹏. 观察分析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359.

[2] 董偓. 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9):140-142.

[3]邹善林,范炳华. 范炳华教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经验探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8):12-14.

[4]范思佳. 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