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实践

张雅楠

身份证号码:130930199101173064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环节中,导流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并对整体施工质量、技术水平等提升有积极影响,通过对导流施工技术应用,能对河流暂时性地控制,绕过工程项目施工区域,改变水流方向、大小、影响范围等,确保水利工程项目有序实施。同时,还考虑到水利工程施工要求与标准,依据此项技术实施内容,分别开展成孔导流、明渠导流、围堰法、隧道导流施工工作,满足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发展,突出导流施工技术特点与优势,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目前,我国水利事业快速发展,无论水利施工技术水平提升,还是设备工艺流程完善等均发生显著变化。尤其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核心技术有重大突破,通过应用导流施工技术,扩大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提升施工速度与效率,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条件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还时刻注重工程项目建设环境创造,帮助水利工程解决施工环节中的各项问题与难题,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稳定性,突出导流施工技术应用价值与重要性,体现导流施工技术的施工效益。

1导流施工技术内容与特征

1.1内容

水利事业稳定发展需导流施工技术大力支持,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考虑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与质量影响性,需依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合理控制水流方向、大小、影响范围等,避免对现场施工进度造成阻碍。借助导流施工技术,把水流引至下游,依据施工图纸设计内容,开展现场勘察工作,掌握现场各项情况,如:地质条件、地基稳定性、施工条件等,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保障。首先,依据水利工程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施工地址,掌握施工现场环境、施工难度、工程量等,明确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其次,构建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详细划分各项工作内容与职责,尤其是对重点施工内容的详细探究,依据施工计划开展现场施工工作。同时,技术人员会对各项资源科学分配,如: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要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与技术水平;最后,明确导流施工范围,要对施工范围内各项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如:房屋建筑、水利水能指标、上游、下游生态环境等,施工人员依据导流施工技术操作要求规范实施,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1.2特征

1.2.1坝址选取合理性

开展地质考察工作时,就需依据勘察信息数据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施工难度等,明确施工地址,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1.2.2水电枢纽工程施工方案明确性

以工程整体性施工方案为主,还需注重细节控制,才能确保整体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会选择明渠导流,依据地质条件,完善施工方案,并建设厂房等。

1.2.3施工计划编制科学性

施工计划是各项工程开展重要前提,还需在编制环节中就对各项影响因素全面分析,合理选择导流施工技术类别,确保施工方案可行性。

2导流施工技术种类分析

2.1成孔导流

此施工方式,主要应用在混凝土坝体水利工程中,以混凝土坝底孔洞为排水通道,使坝体冲击性降低,也考虑到后续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便于施工单位、施工队伍开展现场操作工作。同时,还降低现场施工难度,节约工程项目成本费用。

2.2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施工方式,主要应用在河床较窄、河床覆盖面较深的水利工程项目中。而在施工前,可考虑到水利工程施工难度与导流复杂性,选择明渠导流施工方式,确保导流施工质量。而此施工方式,最主要的施工内容就是要明确明渠位置,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导流轴线位置、明渠进出水口高程等,还需在开展现场施工工作前,对各项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后续施工进度。

2.3围堰法

在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导流技术应用可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围堰法成为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是因为其自身施工操作较简单。考虑围堰法施工过程中的差异性,可分为全段围堰施工方法与分段围堰施工方法。全段围堰施工方法:围堰建设位置是在水流上端,目的就是节流,借助围堰改变水流,达到导流施工目的。全段围堰施工方法,最适合应用在水流量较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分段围堰施工方法:施工要求较低,使其应用范围较广,也成为施工单位常用的施工方法。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施工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还需在施工前明确导流标准及建筑导流等级。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会依据现场条件,明确水渠导流轴线位置、导流进出口、控制河道宽度等,使渠道轴身轴线延伸到围堰外坡,控制水平距离,满足防冲施工要求。从该项工程现场施工情况分析,控制其水平距离是50m~100m。其中,还考虑到现场施工进度与效率,适当地调整了明渠施工长度、施工计划,禁止对水渠深入挖掘。而在基坑排水阶段,采用船道过流方式,先截流再把基坑内的水抽走,避免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地基稳定性。在排水环节中,需注重导流施工质量、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施工单位把工作重心调整到基坑内滞留水排出阶段,时刻掌握基坑内实际状况,禁止出现基坑渗水、漏水等情况。基于此条件下,还需在初始排水阶段,控制抽水机施工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在水利工程主体建筑施工阶段,需注重河道两岸岸坡距离影响因素,要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增强工程主体结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会采用分层挖掘施工方式,控制岩石深挖厚度3m~8m;再借助爆破法,顺利、安全地完成岩石爆破工作。同时,预留开挖岩体保护层、拆除混凝土建筑等,整个项目在施工阶段均注重水利工程主体结构保护,各项操作、施工极其规范与标准,符合水利工程、导流技术施工要求,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水平等带来全面性影响。此外,在现场施工阶段,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注重现场施工有序性、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在导流施工技术水平提升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目的是扩大施工技术水平应用范围,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要求,并对整体发展带来更大的影响性。首先,结合当前导流施工技术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与创新,遵循“节约环保”原则、以“提升质量”为方向、明确科学合理、顺应行业发展目标等,制定完善的导流施工方式。并在创新过程中,借鉴与学习先进国家导流施工技术,引进与应用科学技术,创新出属于我国的独立化导流施工技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其次,加大专业化技术人才、施工人员培养力度,因导流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直接性影响,为发挥出其特点与优势,还需具备专业化技术人才与施工人员,实施科学化的人才管理措施,发挥专业化技术人才、施工人员创新能力,推动导流施工技术创新发展。最后,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与模式,以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为核心,突出导流施工技术施工价值,也可对我国现代化社会稳定发展产生有利影响。

4结语

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依据水利工程建设特点及要求,由专业化施工单位、施工队伍等规范实施与落实,发挥导流施工技术特点,完善各项工作实施流程,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技术水平。此外,还明确水利工程施工目标,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阶段,能严格按照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流程规范操作,改变、控制施工现场及周围河流走向,避免影响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稳定性,突出导流施工技术应用重要性与价值,促进我国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继勇.基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施工技术引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1863.

[2]史晓欢.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8(19):193.

[3]朱磊,潘建,李伟松.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1):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