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王海忠

邢台市第九医院   河北邢台市   055250

【摘要】目的: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对患有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分析该药物对患者可以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患有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的患者中抽取200例参与本次试验;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进行治疗。分析NSE、hs-CRP、心功能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NSE、hs-CRP指标相比参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效果均好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对患有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可见其心功能出现明显提升,对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脑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

 脑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均为我国较为常见的疾病,出现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脑补血管出现阻碍,血液流通受阻[1];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体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从而出现心脏缺血。对于这两种疾病的,现阶段我国均推荐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故而选用一种可能够对血管内血栓发挥作用的药物[2]。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具备活血的作用,本次试验选用该药物对患有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给患者带来的疗效。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此次试验于2018年12月-2022年12月开展,取200例医院接收的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的患者参与试验,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男48例、女52例,年龄58~75岁,均值(63.35±3.45)岁;参照组:男46例、女54例,年龄57~76岁,均值(64.54±3.56)岁;比对一般资料后,结果间无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用药疗程均为14天。

参照组采取传统治疗干预,主要内容为:院方未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血糖、血压等生命体征检测,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将其药液(30mg)与浓度未0.9%的氯化钠溶液(100mg)进行混合,,并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每天两次注射。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进行治疗:院方给予患者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并将其药物剂量为25mg与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进行混合,氯化钠溶液的剂量为250ml;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每天为患者注射1次。

1.3判定指标

详细比较试验中涉及的NSE、hs-CRP、心功能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SPSS22.0软件对试验中资料实施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获得X2和t检验,结果有差异p<0.05。

  1. 结果
    1. 对比两组患者NSE、hs-CRP

    研究组患者的NSE、hs-CRP指标改善效果好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NSE、hs-CRP(±s

组别

NSE(ug/L)

hs-CRP(m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n=100)

27.97±1.98

11.86±1.14

9.24±0.62

4.26±0.48

参照组(n=100)

27.95±1.97

18.13±1.20

9.25±0.60

9.31±0.56

t

0.071

37.881

0.115

68.468

p

0.943

<0.001

0.907

<0.001

2.2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

    将两组患者心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更好(P<0.05),见表3。

表3  比对两组患者心功能±s

组别

LVEDD(mm)

LVESD(mm)

LVEF(%)

6min步行实验(m)

研究组(n=100)

51.34±2.67

40.20±3.21

54.31±4.53

457.91±52.07

参照组(n=100)

57.36±5.25

45.27±3.16

46.82±4.31

370.84±35.26

t

10.220

11.255

11.978

13.845

p

<0.001

<0.001

<0.001

<0.001

  1.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出现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血管出现了粥样硬化,使其血管内径变窄,血液流通受阻;且该疾病还具有突发性、发展快、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3]。不稳定性心绞痛多会引发冠心病,该疾病能够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且其病程较长,主要患病群体多为老年人;如果突发疾病时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最终导致患者丧失生命[4]

    现阶段,我国对脑梗死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治疗方式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选择有助于心肌平衡,预防心肌梗死的药物;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能够缓解患者脑梗死疾病的症状,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的功效,该药物中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帮助血小板聚集,从而对患者心脑血管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的能力,可以对患者的神经损伤发挥较好的疗效

[5]。本次试验选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对患有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可见患者心功能改善较为显著,患者体内的脑细胞受损情况和炎性反应也出现明显的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患者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可见其心功能明显改善,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着正向促进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参考文献:

[1] 赵森林.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脑梗死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J]. 甘肃科技,2022,38(3):110-112. .

[2] 马俊林. 高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21,7(8):115-118. 

[3] 蒋燕君,王鑫淼,刘红旭. 中药注射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系统评价再评价[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8):1510-1516.

[4] 尹傲冉. 超短波治疗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的疗效[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23,36(1):60-63.

[5] 龚思琪,邵涵,汤安琪,等. 脑梗死后神经细胞替代治疗的前沿进展[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3,22(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