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

张巧玲 

安溪县妇幼保健院  福建泉州362400

摘要目的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体温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防止患者体温大幅度波动,降低术中低温及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术中低体温;老年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室并发症常见的情况之一,且以老年患者居多。如果患者在术中出现了低体温,不但会影响到麻醉药物的代谢,还会影响到肾脏功能、凝血功能、心肌收缩力等,引起寒颤,还会提高手术感染的几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故需对高龄患者进行前瞻性的护理,以减少术后低温度的发生率,以保证其顺利进行。本研究对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见下。

1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条件;②病史资料完整;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②术前存在感染、发热者;③拒绝参与研究者。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最小65岁,最大78岁,中位年龄(69.11±3.35)岁;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最小65岁,最大79岁,中位年龄(69.72±3.18)岁。组间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种:将室内温度调整为24~26℃,相对湿度50%~60%,根据季节给予患者被套或棉被保暖,在常规的室温下存放消毒液、冲洗液及术中输液。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包括:(1)术前随访。在术前1天,手术室巡回护士要到病房去对患者进行访问,查看患者的病例,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增加与患者的亲和力,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从而减少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根据患者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在术前30-60分钟,巡回护士开启手术室空调,预先调好室温,使用充气式暖风机预热手术床单,进入手术室后根据体感,适当调好室温。(3)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在皮肤消毒及术前导尿的时候,将空调暂时关闭,将保温毯与充气式吹风机相连,覆盖在患者双下肢,根据患者肛温的变化来调整室内温度;手术台必须保持干爽,不能沾湿覆盖在术区的纱布;将手术中所用的消毒液、冲洗液和补液置于保育器内,并将消毒液加热至37℃后再使用。(4)术后保暖:手术结束后,在将患者护送到复苏室的同时,要注意保暖,同时,要做好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注意保暖。

1.3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效果。体温情况包括麻醉开始时、术中30min、术后鼻咽温度。轻度寒战:面部、颈部轻度肌颤,影响心电检查;中度寒战:肌肉见有明显颤抖;

重度寒战:在上述基础上有明显的躯体抖动。发生率=发生数/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为均数±平方差(±s),t值检验,计数资料为百分比,行x2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体温情况

两组患者麻醉开始时体温情况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体温情况对比(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体温情况(±s,℃)

组别

麻醉开始时

术中30min

术后鼻咽温度

观察组(n=45)

36.25±0.16

36.10±0.22

36.15±0.33

对照组(n=45)

36.28±0.14

35.71±0.21

35.89±0.29

t

0.947

8.602

4.712

P值

0.346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寒战发生率

两组患者的术后寒战发生率对比(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寒战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轻度寒战

中度寒战

重度寒战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5

1

1

0

4.44%

对照组

45

3

4

1

17.78%

x2

4.050

P值

0.044

3讨论

在高龄患者做手术时,会出现术中温度偏低的情况,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第一,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有所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速度降低。这都会导致患者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加上很多老年患者都伴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能力明显减弱;第二,患者到了手术室之后,需要调整患者的体温,需要按照患者的要求来调整,患者的体温,一般都在22摄氏度左右,再加上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所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降低患者的体温[1]。第三,在术中,患者要用到大量的液体,比如冲洗液、输液液体、消毒液,如果不加热到37摄氏度,患者就会感觉到周围的血管在收缩,失去了温度,从而引起患者的低温。而预测性护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护理方法,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温度稳定,从而降低手术中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体温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效果并不显著,所以可以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能避免患者体温大幅度波动,防止可能发生的低体温、术后寒战,辅助手术治疗的进行,这和以往研究的结果接近。结果表明,预测式护理介入治疗效果明显。所以,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优先使用这一方式,以提高护理介入的品质,防止出现低体温

[2]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防止患者体温大幅度波动,降低术中低温及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齐红蓉.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3):249-250.

[2]侯爱华,李妍,郭丽姝等.低体温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低体温、术后寒颤发生率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14):1513-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