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索

白学广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无锡市   214028

摘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漏电保护时间长、漏电保护效率低等问题,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筑电气施工漏电保护技术设计方案。文章基于漏电保护技术内涵,提出了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原则,从漏电保护装置的正确选配、配置漏电保护装置规划形式设计、漏电保护技术施工控制三个方面入手,完成对漏电保护技术的科学设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漏电保护技术科学地应用建筑电气施工中,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漏电保护控制过程时长,最大限度地提高漏电保护效率和效果,还能显著提升建筑电气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漏电保护;

电气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核心环节,在实际施工期间,通过对接漏电保护装置,可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化、规范化开展作业。现阶段,建筑电气工程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工程施工方案也在不断完善,为了保证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性,避免现场作业发生漏电问题,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如何科学设计漏电保护技术是施工人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原则

1.1 协同性原则

在正式开展建筑电气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结合工程需求,科学制订电气施工方案。在施工期间,通过对现场用电进行全面监测,控制用电负荷区域,防止施工现场出现一系列漏电问题。

1.2 安全至上原则

电源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会对人身造成极大的伤害,电气工程施工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复杂性,所以在应用漏电保护技术时,施工人员要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工程安全施工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安全施工工作内容,利用漏电保护技术,不断提高漏电保护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过程的流畅性和规范性,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借助通信技术,确保漏电保护技术科学地应用到建筑电气施工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作业组织水平,确保施工安全。

1.3 规范原则

在建筑电气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漏电保护技术的重要作用,在充分掌握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原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设置好的工艺流程,要遵循施工规范原则,规范开展相关施工工作,开展相应的保护作业,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1.4 接地保护原则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漏电保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建筑电气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接地保护原则,不断提高低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施工人员可采用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方法,对金属外壳进行针对性保护。在此基础上,对变压器传动设备和用电器金属外壳进行接地保护。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高层建筑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通过对电梯轨道进行接地保护处理,可以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 建筑电气施工中漏电保护技术设计

2.1 漏电保护装置的正确选配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积极应用漏电保护技术,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为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结合该保护装置使用需求,进行科学化选型配对,确保各个线路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将该保护装置与终端设备进行有效结合,形成统一整体,使用后发现,该结合体在耐受电压、电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各种异常故障问题,此时所形成的故障电流不断增加,并增加至正常电流强度的15倍以上。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电气施工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选用合适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在设置好相适应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计算出电气设备连接电路的复合电流代数。为确保建筑电气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结合保护装置特点,合理选型和配对,还要结合保护装置的额定状态,设置和调整不动作电流参数,确保电流参数大约是正常电流泄漏的3倍以上。在建筑电气施工期间,若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出现老化、性能不佳等质量问题,就会增加正常泄漏电流,当电流值超过设置的规定范围,此时需要及时更换新的绝缘材料。其次,通过划分等级的方式,对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处理。结合建筑电气施工实际需求,由专业人员科学划分漏电区域,并形成一种分层化、安全化保护模式,不仅可以确保各个保护区域具有灵活性、可靠性等特点,避免总漏电保护装置出现跳闸问题,防止大面积停电而给施工人员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

2.2 配置漏电保护装置规划形式设计

在确定漏电保护装置安装内容的基础上,需要科学设计保护装置规划形式化,安装相关接线。还要结合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需求,对保护装置进行科学化布设,有效避免反接现象的出现。在应用漏电保护技术的过程中,要将中心线与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有效连接,确保整个装置出现相应的中心线。此外,为提高该装置的供电能力,施工人员要规范连接相关中心线,避免因连接操作不规范导致其与其他回路混合使用。还要科学设置保护装置参数,施工人员重点做好对漏电波的保护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电气施工现场规模,将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最小值设置为150m A,最大值为450m A。在设置额定漏电动作时间时,要将时间最小值设置为0.15s,最大值设置为0.25s,确保所设置的漏电保护装置表现出较强的抗电压、电流、电磁干扰能力,确保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优势。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漏电保护效果,要精细化管理漏电保护装置,确保二级漏电保护长时间处于有效保护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漏电保护装置出现跳闸问题。

2.3 漏电保护施工控制

严格按照配置漏电保护装置规划相关标准和要求,优化漏电保护控制流程,结合火灾报警设备的使用需求,将漏电防护装置科学安装和部署于火灾报警设备中,当防护装置因内部线路短路而出现漏电时,要找出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对其进行实时控制和维修,不断降低安全事故影响程度。

3 实例对比分析

以某建筑市场工程项目为例,其在建筑电气施工期间,除了应用本文所设计的漏电保护技术,还应用了传统的漏电保护技术,通过应用这两种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控制和调整。进行对比试验时,需要借助大功率作业设备这一测试对象,真实模拟该作业设备所形成的电流负载,发现其外壳产生少量电流。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基础上,采用用手触摸的方式,抚摸作业设备外壳,人体随机产生一种触电感觉,表明该外壳出现严重漏电现象。然后,将文章设计的漏电保护技术科学应用到作业设备漏电保护中,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另外,应用电流互感装置对设备外壳电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测试和分析,并精确化提取测量装置显示结果。

经过漏电保护处理后,漏电装置金属外壳出现少量感应电流,同时该电流始终保持不变,对该电流值进行测定发现,该感应电流值处于置零状态,表明通过应用本文所设计的漏电保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和解决漏电现象。将本文所设计的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到建筑电气施工中,可以实现对高负荷用电设备的安全化、有效化漏电保护。在保护处理电气装置同种漏电工况下,通过应用本文所设计的漏电保护技术远少于传统漏电保护技术所需时长,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漏电保护技术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漏电问题,进一步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电气工程实际施工中,很容易出现漏电问题,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相应问题,保证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安全,避免受到漏电等风险的威胁,同时还能避免施工现场火灾问题的出现,使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从而获得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杜伟.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0(10):93-94.

[2] 张娃.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2,48(8):214-215,218.

[3] 温虎.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22(8):193-195.

[4] 刘焱昌.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21(22):208-209.